3Q大戰別贏了對手輸了網民
www.shockplant.com?2012-09-18 16:39? 曾 金?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3Q大戰首戰雖已過去2年,但仍未落幕。在騰訊、360先后以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將對方告上法庭之后,3Q訴訟戰又將再次開打。昨天,記者從騰訊和360兩家公司分別證實,騰訊訴360“扣扣保鏢”涉嫌不正當競爭案將于9月18日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此次,騰訊向360索賠經濟損失1.25億元。(《晶報》9月18日) 翻開3Q“恩怨備忘錄”:2010年11月3日晚,騰訊發布公告,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360隨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戶端,但騰訊隨即關閉WebQQ服務,使客戶端失效。2010年11月10日下午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積極干預下終于兼容,但在今年4月再度升級。一場持續幾近兩年的無硝煙的網絡大戰,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一道尷尬風景。 在前些天的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上,“3Q大戰”的兩個主角——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和騰訊公司董事長馬化騰還隔空互諷,前者稱“不是互聯網巨頭,還經常被巨頭欺負”,后者稱“我們希望安全領域有序競爭,我堅決反對假借用戶之名,利用安全進行用戶難以辨別的用戶信息搜索?!?60公司與騰訊QQ的“暗戰”、與小米手機的“小3大戰”、與百度的3B大戰,在冠以大戰名號之下,互聯網安全也成為一個公眾議題。 互聯網市場的根本邏輯,歸根結底是商業競爭的拼個“你死我活”,最終謀求自身的最大利潤。互聯網真正的核心是創新,創造出屬于自身的品牌價值,為用戶服務。當下的語境,互聯網總喜舉著“造福網友”的旗號,暗地里勾心斗角,一心撲在眼前的利益之上,哪怕以不正當競爭的手段,造成市場的惡性循環,事實上卻已用戶的個人隱私做犧牲品,無疑這是“道德血液”缺乏的表現。 從開始到現在,3Q雙方的明戰暗戰都是有違商業倫理。將用戶夾在中間,最終用戶的個人信息成為這場戰爭的炮灰。不管是互相詆毀還是互相告訴,雙方的企業形象同樣亦是大打折扣。這場訴訟,無論誰是贏家,誰是輸家,最終都是輸家,透支了網民的信任,對用戶利益造成影響。 依筆者之見,3Q雙方理應化干戈為玉帛,遵從行業規則和商業道德,誠信合作,互利共贏。將精力花在創新上,開發獨一無二的服務功能,并保護網絡產品的版權,禁止復制式的抄襲和借鑒。唯有如此,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才有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贏得網民發自內心的一句“Thank you”。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4]網絡公司“惡炒”讓行業蒙羞
- [ 08-21]企業競爭,格局可以大一些
- [ 08-16]良性競爭是消費者福利的基礎
- [ 06-26]面對競爭,內地高校該怎樣反思
- [ 12-07]降價+時機=旺銷
- [ 06-14]高鐵成鯰魚 競爭才剛開始
- [ 06-09]警惕利用科學常識缺乏搞不正當競爭
- [ 06-07]高考,讓學生干干凈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