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一棵樹”需要俯首聽民意
www.shockplant.com?2012-09-26 22:48? 陳誼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據9月26日《現代快報》報道,南京要建人文綠都,綠化建設很重要。昨天,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對《南京市城市綠化條例》進行了審議。明確了“永久性綠地”的保護程序,同時也增加大修剪、移植或者砍伐樹木的規定,移植、砍伐10棵以上或者胸徑80厘米以上的行道樹或者居住區樹木的,要提交當地居民的意見和綠化專家評審論證結論,擅移每棵罰2萬。 今年,安徽省正在建設的新橋機場公路上,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古老桑樹,經過專家現場考證,該樹樹齡在300歲左右,屬于二級古樹。隨后,合肥園林部門對外宣布了保護方案:不移植該古樹,就地最大范圍地做到古樹保護與修路兩不誤,此舉也意味著,機場公路將為古樹讓路。 專家的考證,留下了一棵古樹的生命。此種對大自然的敬重,讓人油然而生的是感動與思考:誠然,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真的沒有必要“毀壞”大自然好不容易才賜給我們的珍貴的生物資源——特別是那歷經歲月滄桑仍然茁壯存在,仍然留下的裝點這個世界的綠萌。如果,我們更多的人,更多的有關部門能夠保持環保意識,能夠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忘社會效益,不忘環境保護,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的和諧與美麗。 保護“一棵樹”需要俯首聽民意。南京市此次大力開展人文綠都建設,出臺的法規中對“一棵樹”進行嚴格的保護,令人稱道。該市規定,“移樹10棵以上須聽居民意見,擅移每棵罰2萬”,這樣的保護力度與嚴謹規劃決心,彰顯城市建設的科學化,彰顯現代城市進程的文明與可喜進步——在強調“GDP”增長的聲音中,我們誠當更多一些對民意的尊重,更多一些對大自然的敬畏。 “一棵樹”里見大自然,“一棵樹”里見大世界,“一棵樹”里更見胸懷。今天我們以珍惜之情留給大自然一片真誠,明天大自然將給人類一片綠色的希望。只有更加注重民意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只有更加注重采取有力措施保持一片“綠色”,只有更加注重遵循自然發展規律裝點城市,才能夠讓我們的城市呈現亮麗的風景,才能夠讓我們的城市發展更加科學化,才能夠讓我們的城市邁向更加令人贊賞與充滿希望的明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民聲民情民意靠什么反映
- [ 08-20]聽建議麻煩漠視它終將更麻煩
- [ 08-09]公開博弈形成的民意壓力鏈
- [ 07-27]民意表達的前提和基礎是尊重事實
- [ 07-12]征詢限牌民意別玩模糊戰術
- [ 06-14]延遲退休:定調前需多傾聽民意
- [ 05-04]聘請“布衣參事”貼近民意
- [ 05-02]不讓樓“變臉”先要官“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