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換個思路解決“看病貴”
www.shockplant.com?2013-01-10 13:03? 徐 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日前舉行的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坦言醫改存在的問題,“看病難和看病貴有所緩解,但沒有根本解決” ,“盡管采取了多種措施,衛生總費用和人均醫療費上升較快勢頭仍沒有得到扭轉。”他說,“最關鍵的是確立合理診療路徑,嚴格控制報銷目錄外藥品、耗材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看病貴問題。”(1月8日《人民日報》) 老百姓反映“看病貴”,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檢查項目過多過濫;二是藥品價格居高不下。這次陳竺部長從這二方面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打中了“看病貴”的要害,相信將有助于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長期以來,在治理“看病貴”的問題上,我們都把著力點放在醫療系統內部的整治和改革上。這固然沒有錯,因為離開了這點,解決“看病貴”就是一句空話,特別是遏制過度檢查,更需要醫療系統自身有壯士斷腕的改革勇氣和推進力度。因此,要毫不松懈地抓下去。但也要充分認識到,由于缺乏配套改革的整體推進,加之部門和地方利益的阻力,特別是廣大患者缺乏應有的話語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常有發生,解決“看病貴”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難免陷入治理怪圈,藥品價格居高不下就是典型的例證。 舉個例子,去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曾對高藥價進行一次調查剖析。調查發現,一些常用藥品出廠價和醫院及藥店零售價之間存在巨大差價,隨機選取的20種常用藥品從出廠到患者實際購買利潤都超過了500%,有的藥品中間利潤甚至超過6500%。從表面上看,藥品價格虛高甚至暴利,是因為從生產廠家到各級代理商再到醫院、藥店,都在這條利益鏈上的每個環節分得一杯羹。但實際上這已不是簡單的醫院利益、藥店利潤的問題,而是整個藥品價格定價體系出現了問題,僅靠藥品降價、控制用藥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難以湊效。 所以,在堅持不懈推進醫改的同時,解決“看病貴”問題不妨換個思路推進。正如一些專家所言,公眾真正感受到藥價可接收之時,才是醫改成功之日。徹底解決“看病貴”,既要著眼于醫療領域,又要跳出僅限于整治醫療領域的陳舊做法,從整條利益鏈著手,無良的醫生該打擊,藥店的利潤要控制,監管的漏洞應及時堵上,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上治理,不能讓制定游戲規則者參與到利益鏈分配之中,讓藥品定價的全過程都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的監督。 政府嚴格監管藥品質量與市場合理有序定價相結合,是國際上遏制藥品價格虛高的通常做法,對于我們治理藥品暴利、解決“看病貴”問題具有現實借鑒意義。藥品價格的形成是市場交易各方主體博弈的結果。在政府的主導下,醫保機構、經銷商、醫院、藥企和廣大消費者,通過陽光的平臺,共同確定藥品價格,應當成為讓藥品價格合理回歸的努力方向。而當務之急則是,著力擴大消費者的話語權,使之成為平抑藥價的重要力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看病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6]“看病不出縣”讓生命更有尊嚴
- [ 09-19]醫院里行竊更令人痛恨
- [ 09-18]北大軍訓“6000人次”看病折射國民體能教育短板
- [ 08-29]有些措施越“便民”大醫院越擠
- [ 08-03]實現“看病無紅包”僅需一紙協議書?
- [ 07-10]先看病后付費,別奢望信用一步到位
- [ 06-05]誰來給我們的孩子看病?
- [ 05-24]“不能等換醫院”折射醫療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