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聽證者”,見證幼稚營商心態
www.shockplant.com?2013-05-23 15:42? 蔣璟璟?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20日上午,4人作為業主代表參加了由石家莊規劃局欒城分局組織的關于某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的聽證會,并代表100多位業主提了反對意見。聽證會后,分布在小區不同位置的4人家里的水電都出了狀況——張志強家、黃瑞山家停了電,孔會淑家停了水和電。4人很快發現:“小區其他住戶都沒停水停電。”(5月22日《中國青年報》) 所謂“聽證會”,到底能不堪到何種地步?發生在石家莊的荒唐一幕,或許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最惡劣的樣本。從前只聞“聽證”便是聽漲,便已然叫人憤恨;而今,參加聽證會,竟也有了遭打擊、被報復的風險,怎不令人唏噓。 在陽光下解決問題,不暗地下絆、不背后放箭,乃是文明社會里,不言自明的游戲規范。更何況,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本就存在嚴格的契約約束,雙方各有權責,又何以撕破臉面,不惜背地使壞直至玩出火來?由新聞報道可知,針對一些項目規劃問題,業主與開發商、物業,產生了深刻的分歧。但即便存在種種矛盾,也應該守住節制、理性的底線,在既有規則體系內,尋求解決策略。 按理說,既然組織了相關聽證會,涉事各方原本也是希望,以常態手段彌合分歧的。那么,為何在業主代表的幾句意見之后,開發商、物業方面就對其打擊報復呢?此種失態、失格之舉,無疑有著根深蒂固的誘因。一方面,就現有的強弱格局而言,無論是話語權還是行動力,開發商、物業一方,都遠甚于普通業主;而從另一方面說,開發商、物業等勢力,借強大公關能力所積攢的政經資源,也使得其不懼與業主產生摩擦。 盡管停電、斷水只是些小麻煩,但肇事者的陰暗心思,卻不得不令人忌憚。在一個健全的商業社會內,無論是在商言商,亦或是業主維權,都本應選擇成熟、磊落的方式。畢竟,打擊報復只會激起更強烈的反彈而已,唯有以陽光下的充分博弈,才有望形成妥協與共識。 “聽證”遭報復,一陣喧囂、鬧劇一場,不過見證了這個社會,某些營商者幼稚且狹隘的心態罷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1]聽證會是如何成為“雞肋”的
- [ 03-21]聽證會少人喝彩有誠意才有參與
- [ 06-26]不愿表演
- [ 05-18]“面露難堪”是聽證會的“可喜底色”
- [ 05-18]聽證會就該有點“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