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張曙光沒當上院士
www.shockplant.com?2013-09-13 09:31? 王石川?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9月10日,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涉嫌受賄4755萬元案件,在北京開庭審理。不滿足于官位,張曙光還覬覦著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科院院士頭銜。據張曙光稱,他收受數人錢款2300萬元左右,都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 為參評院士,張曙光居然肯出這么大的代價,足以說明他為了當上院士,已是孤注一擲。幸虧張曙光沒有當上院士,否則,花錢買院士,必然成為科學界的丑聞。此前,他還花錢搞成果——曾花錢組織多位專家學者寫書,并以張的名義出版。事已至此,仍需追問: 這么大一筆錢都花在哪里?張曙光曾于2007年、2009年兩次參評中科院院士,第一次以7票之差敗北,第二次以1票之差落選,可見張曙光差一點就當上了院士。他離院士的頭銜只有半步之遙,是不是金錢發揮了作用?都是誰拿了他的錢?拿他錢的人是不是也算受賄? 張曙光為何拼命想當院士?報道稱,身居高位的張曙光并不滿足于官位,還一直努力當“學霸”,以維持他在鐵路領域的權威地位。多名鐵路系統人士對媒體表示,一個人有官位再加上學術地位,在鐵路領域項目規劃和建設中的發言權就更大。這種分析不無道理。此外,還與院士稱號具有耀眼的實惠有關。業內人士稱,院士相當于副部級干部,住房享受180平方米的規格,出行配車,病了可住高干病房。更重要的是,當上院士之后,很多科研項目唾手可得。其實,像張曙光一樣想當院士的高官、高管可謂多矣,張曙光也許只是下賭注最大的一個。 張曙光兩次參評院士落馬,據說是有人舉報其學術造假。我們應當向舉報者致敬,否則像張曙光這種承認自己“人品太差”的人,騙取科學界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必是院士之恥,中科院之羞。但是,如果沒有人舉報呢?進而言之,當前的院士選舉是否存在不正之風?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接受采訪時直言,中國院士的評審過程,存在拉票現象,但是在拉票的過程中,如何送禮,送什么禮,這個沒有人會說,“我只能保證自己不收禮,其他人我不保證。”中科院院士鄒承魯說過,中國的院士選舉制度,大體公正,但不是絕對的,“有些院士,說得不客氣些,沒這個水平卻被選上了,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動。” 院士評選中的不正之風,一些人挖空心思想當院士,再次提醒人們關注一個現實問題,即院士制度改革。前不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倡議,將院士制度改成類似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學會會員制度,其會員不享有任何特權,甚至還需要向學會交納一定的會費。此外,早就有人提出應該打破院士終身制,不是一當上院士就一勞永逸,永遠光環罩身。甚至有人建議,應該取消現行的院士制度。無論是打破終身制,還是取消院士制度,不管是否在理,都反襯出院士制度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了。 張曙光沒有當上院士,反而因巨額受賄被送上審判席,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這起事件并不能畫上句號,除了徹查誰收了張曙光的錢,更應該革除當前的學術腐敗、制度弊端——院士評選要公平,院士特權要削弱,對不端的院士應處理。(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3]張曙光參評院士可能會打點誰
- [ 09-13]張曙光參評院士 30人頂級專家團隊幫其寫專著
- [ 09-12]張曙光的“院士評選”活動費都運作了誰
- [ 09-12]張曙光自供“賄選”院士,應該徹查
- [ 09-12]張曙光稱巨資賄選院士 學者:畸形路徑產生學官群體
- [ 09-12]中科院回應張曙光花錢參評院士:未收到相關投訴
- [ 09-12]張曙光為當院士索賄 學者:需強大財力是公開秘密
- [ 09-12]饒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長 曾落選院士宣布永不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