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不能讓教育暴力變得冠冕堂皇

www.shockplant.com?2013-10-10 07:54? 楊朝清?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河南澠池高中于9月底召開了全體高一學生大會,對學生誠信考試提出了特別要求,其中一條為“嚴禁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入考場”。但仍有部分學生置若罔聞攜帶手機進入考場,首次月考校方就收繳了手機34部。為起到警示作用,考試結束后,在學生和家長參與的情況下,學校對違紀攜帶的手機予以當場銷毀。(10月9日《大河報》)

在權利意識深入人心的當下,學校集中銷毀學生手機的做法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從法律上講,手機是學生的私有物品,學校作為不具備行政執法權的教育機構,根本不具備隨意處置他人財產的權力。這種“殺雞給猴看”的做法即使打著“誠信教育”的旗號,也難掩教育暴力的本質。

教育暴力,從本質上講則是權利的失衡和地位的不平等。在主體性缺失的情形下,學生們往往成為“被教育”、“被管教”的客體,成為成人意志的施展對象。“一切為了孩子的明天”,對學生們美好生活和成功人生的勾勒與描繪,讓教育暴力變得冠冕堂皇。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失范會不斷累加,教育暴力也會逐漸升級。一旦老師們習慣沒收學生們的小玩具、課外書、零食,將其隨意處置,并對這樣的行為理直氣壯、習以為常,集中銷毀學生手機不過是“加強版”。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個社會如果不能在失范與非失范之間建立有效的隔離帶,重度失范的教育暴力也就在所難免了。

嚴禁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作為一種考試規則,具有不容置喙的正當性。然而,面對不守規矩、“不聽話”的學生,教育機構如何進行引導,既體現了教育管理的水平,也見證了教育理念的成色——“以堵代疏”看似事半功倍,實則是因小失大,并沒有讓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是誠信以及為什么要誠信。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最大丝袜首页第一国产 | 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 日本午夜两性视屏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