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遭遇“重霾”,有網友自制多種防“霾”神器,為嚴肅話題增添了幾許歡樂氣息。但是,在環境問題受廣泛關注的今天卻如此娛樂,在民眾健康焦慮不斷升級的當口卻嬉笑怒罵,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十面霾伏”的視覺觀感本就令人不安,“自強不吸”的呼吸之痛也正不斷刺痛著公眾的神經。在霧霾天里傳播的新聞,本應該像其他信息一樣以消除人們的不確定性為根本目的。然而環顧四周的網絡輿論場,卻發現本應嚴肅發布的信息都被淹沒在謠言與所謂的“幽默”之中:有網友自制過濾嘴鼻塞并聲稱其可防“霾”,有媒體甚至開始列舉霧霾給中國人帶來的更平等、更團結等五大好處……在“娛樂至死”的背后,潛藏了公眾更多的恐懼與不安。 事實上與民眾高漲的環保熱情相比,我國公眾的環保素養則明顯掉隊。霧霾天里網上“叫罵”的多,在公園里、廣場上繼續盲目晨練的大爺大媽也不少。有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中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僅逾8%,科學素養水平遠遠落后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拉斯韋爾在分析大眾媒介功能時曾指出,媒體有傳播知識、價值以及社會行為規范的功能。在民眾健康素養還很低的前提下仍以調侃、娛樂化的方式解讀霧霾,這顯然違背了大眾媒體的基本準則,如果填不平環保素養這塊“洼地”,那么科學防控霧霾、降低傷害便很難被真正提上日程。 防霾需要公眾秉持科學、審慎且明辨是非的態度,更需要大眾媒體恪守職業操守,提供嚴肅、準確且穩定的信息流。多一些科學求證,少一些聒噪吹風;多一點指點建議,少一些急功近利。這并不是一個適合調侃的好話題,但確有理由成為一個全民科普的好時機。(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
相關閱讀:
- [ 12-12]小學生“防霾操”比霧霾危害性更大
- [ 12-12]河北一所小學獨創“防霾”武術健身操
- [ 12-11]霧霾頻發 河北一小學獨創室內“防霾”武術健身操
- [ 12-10]防霾口罩為何也得“讓領導先戴”?
- [ 12-10]專業防霾口罩,干部優先?
- [ 02-02]中石化明年供應國四油品 稱防霾不能光靠油質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