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消息說,廣州房價同比增長高達20.9%,環比上漲0.8%。而同一天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消息說,房價環比大降10.6%,當月成交均價同比下降7.1%。(12月29日,新華網) 這則消息再次讓公共機關的顏面掃地,也讓群眾更加迷茫。在同一天兩家公共機構面對同一問題,給出完全不同的統計結果,問題到底出在哪里?這些統計數據到底能不能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參照?老百姓在面對這些數據時只有被動接受的份。因此,公共機關在發布相關調查之前能否真正用點心,能否在其位謀其政的將工作做好做細,是今后這些機關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反觀近幾年的相關亂象,這種數據打架的情況并不鮮見。在每年年終的國家數據發布前,都會爆出各省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要遠大于國家統計值。而在基層部門中的數據統計,更是只憑想象,甚至只是在前幾年的總結上,隨便更改數字,沒有任何的實際依據。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生活到底是真的改善了嗎?我國的經濟是真的進步了嗎? 新聞之所以能成為新聞,就是因為其真實性和實效性。如果連最起碼的真實性都保證不了,那就不是新聞而是謠言了。作為公共機構,發出的消息更應該經過深思熟慮,字斟句酌。畢竟,它們代表著黨政機關的威信,影響著千萬人的決斷和利益。沒有經過調查就隨意發表的數據,會讓群眾迷茫,產生不信任。 公共部門的信息不準確甚至錯誤,造成的危害極其深遠。現在的許多人只相信非官方的消息,而對官方的消息不屑一顧。究其原因,有社會引導的因素,有個人興趣的因素,但更大的因素是緣于群眾對公共機關的不信任,這是諸多謠言有機可乘的重要推手。 毛澤東曾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同樣應該成為當前公共統計機構的座右銘。公共機構是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是為了正本清源、公布實情、擊惡揚善的,而不是一個信口雌黃,胡亂編造的口舌。因此,要嚴格公共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對那些不負責任的新聞消息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讓數據真正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于民生。 |
相關閱讀:
- [ 12-20]“民主法治實現96.6%”統計指標不靠譜
- [ 12-03]專家稱推行延遲退休應區別對待 嚴控官員退休年齡
- [ 12-03]中國公務員熱仍將持續 在職考生越來越“吃香”
- [ 11-30]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首破6億噸 實現10年連續增長
- [ 11-25]國務院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 明年1月1日施行
- [ 11-20]美媒:中國將修訂GDP核算體系 增加統計指標
- [ 11-20]商務部談“雙十一”:暫無權威全面的銷售統計數據
- [ 11-20]教育部明年推新規 義務教育老師擬定期異校輪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