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還記得兩年前轟動一時的哈醫大殺醫案,行兇者李夢南殺死實習醫生王浩的原因居然是“我和爺爺大老遠來的,他們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腦袋一熱就把大夫殺了!”殺人者當然罪大惡極,不過如果當時醫護人員能夠耐心地向爺孫倆解釋為什么要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一天來回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間檢查、拍片、問診,為什么無法立刻減輕他的病痛,也許慘劇就不會發生。 醫患糾紛頻發,雖然首要原因是市場化導致的醫療體制和醫療公益性缺失,使看病難看病貴成為公眾不可承受之重,可是,具體到個案,有許多都是因為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和溝通上的不當造成的,甚至很多因為小事而釀成暴力事件。 所以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治療服務中,借助QQ群、微信群等新媒體工具,將服務從上班延伸到下班,這對陷入危機的醫患信任關系可以說是一劑對癥良藥。 醫療信息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在醫患關系中,醫生是占絕對主動的一方,可是,很多時候并非是醫生不愿意跟病人多說幾句,而是不同的病人同樣的病情,一天可能要說上許多次,醫生工作強度太大,也很難有時間說得太細,病人的心里卻是直打鼓。解決醫患糾紛,重建醫療信任,消除溝通屏障,化解患者的信息焦慮很重要。 借助新媒體的工具來進行溝通,表面上看來,醫生花費了很多的精力來回應網上的咨詢,但是結果卻是雙贏的。一方面患者能夠通過網絡隨時向多位專業醫護人員咨詢看病時沒來得及問的問題,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可以就同樣的問題統一解答,減少了重復講解。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病友智慧”還得到總結歸納,為醫生提供了參考,也有助于醫生水平的提高。 這樣的服務,雖不是面對面,效果卻比面對面更好,值得推而廣之。但前提是,借助了新媒體的手段,更需要有新媒體互動的思維,要真正讓病患能夠得到醫生如淘寶客服般的服務,有咨詢有回應,否則,還會滋生出新的矛盾與不滿。(樂水) |
相關閱讀:
- [ 02-24]政府買單能否化解醫患糾紛
- [ 02-21]衛計委要求醫患簽拒紅包協議 患者:不送沒安全感
- [ 02-21]上海調解醫患糾紛:政府埋單保中立 遴選回避保公正
- [ 02-21]醫患簽協議不能根治醫患關系頑癥
- [ 02-21]今年5月起二級以上醫院醫患須簽拒紅包協議
- [ 02-19]醫患關系再度緊張 為何耳鼻喉科醫生頻繁受害
- [ 02-19]黑龍江醫患血案嫌犯為高中生 殺醫或因不滿治療結果
- [ 02-18]中國醫師協會:嚴厲打擊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