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底發布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調整聽證會公告以來,會還未開,廣西物價部門就遭遇諸多質疑:高速公路通行費漲價是否合理?物價部門表示,漲價原因是因為虧損。新建成和即將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項目收益較差,還款能力偏低,通行費收入不足以支付銀行貸款利息,更談不上償還貸款本金。(5月11日《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有關高速公路漲價的新聞不絕于耳,過高的路橋費不僅使公眾出行成本增加,也使我國物流成本畸高,推高了經濟成本。據統計,目前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18%左右,比發達國家高80%,其中過路費占運輸成本的三分之一。而目前,在一些公路收費混亂、部分收費人員以權謀私的語境下,高速公路的“漲價”行為容易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 可哪怕再多質疑,讓人佩服的是,每次漲價,相關部門給出的理由都特別冠冕堂皇。此次物價部門列出數據,如:廣西2007年及此前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平均造價為2950.86萬元/公里,2008年及之后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平均造價則達到了4662.33萬元/公里,在建的高速公路平均造價則高達7361.80萬元/公里。如果按照原來的收費標準,豈不一路吃虧? 此番哭窮,看似頭頭是道,卻難掩當中問題:首先,公路運營狀況是否合理?除了公路造價外,行政成本有多少更值得關注。此前央視曝光的“百公里公路養活400人,路橋收費再現暴利神話”的新聞讓人“眼界大開”。當財政窘境出現時,漲價是否成為唯一選擇?相關單位是否已經通過壓縮行政成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來優化管理減少經費,而不是習慣性地使用“虧損-漲價”策略,值得追問。其次,高速公路屬于壟斷性經營,這種大額的投資一開始虧損本來就難以避免,目前這種單算成本賬的漲價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最后,入不敷出時漲價在即,而入已超出時降價是否也能期待?收支賬本何時能接受公眾檢驗? 一直以來,“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是高速公路堂而皇之的收費理由。然而,關于高速公路收支的賬本一直被“緊捂”著。盈利還是虧損,無從知曉。更吊詭的是,無論是車流密集還是人煙稀少的公路,漲價都是“殊途同歸”。此前云南公路的“聽漲會”猶在耳邊。眼下,節假日免費已成慣例,而國家也在逐步取消二級高速公路收費,廣西的逆勢而為,“勇氣可嘉”,但漲價如何讓民眾心服口服,還需直面民意,多多接受拷問。切莫讓“虧損-漲價”的決策上癮。 |
相關閱讀:
- [ 12-16]地鐵差別化漲價須漲得明明白白
- [ 11-28]“信任餐廳”虧損 先別怪顧客
- [ 05-08]國企虧損加劇凸顯改革必要性
- [ 03-15]英銀行隱瞞300億虧損的警示
- [ 02-25]虧損央企產業重組比財務重組更重要
- [ 01-23]機場虧損,就強迫包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