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要伸手制度更不能“打醬油”
2014-05-14 11:17? 莊華毅 鷹遠?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事實上,公民看不起大病的情況并非個例。 人的一生都難免有些坎坷,互助是應該的。同時,我們把大量的稅收和社會資源交到政府部門手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指望,當我們碰到自己過不去的坎,有關部門能把這些集中起來的資源拿出一部分,幫我們一把。 社會的愛心讓人期待,當有關部門的資源沒能順利和及時地解決問題,愛心的補位彌足珍貴。具體到在廈門務工七八年的大病患者張全祿而言,他也為廈門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給予他及時救助應是城市的良心的體現。 但同時制度更需反思。大病救助已呼吁多年,也多有跟進,為什么還會在這里那里出現無錢治病的事件?甚至就在昨天,媒體還爆出安徽一患者無錢醫治,忍無可忍竟然用摔碎的茶杯碎片將自己病痛的雙腳割掉! 有人沉痛地把一些因病自殘的人稱為“刮骨療傷”的當代“關公”,他們的出現和呼吁社會救助的患者一樣,都折射著醫療保障的不足。 從根本上來說,大病救助確是相關部門應更加給力的。我們出于愛心一再為醫療保障補位的同時,相關部門一定要從醫保制度上深深反思,切莫只是在旁邊打醬油。 |
相關閱讀:
- [ 05-14]該以什么名義來救助“自斷雙腿”
- [ 05-13]三個揪心故事拷問社會救助與保障
- [ 04-22]棄嬰救助更需要“政策安全島”
- [ 04-10]設立救助基金彌補了機制短板
- [ 04-08]應急救助基金彌補“最后一米”短板
- [ 03-19]棄嬰島的困惑不源于救助理念本身
- [ 03-03]廈門版梁婭再度拷問公共應急救助缺失
- [ 02-10]教師收養流浪娃,救助站怎能失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