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未至,招生宣傳戰卻已經打響。近日,廣東省一所獨立院校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為攬生源,不惜花重金獎勵高分學子,凡省內考生成績達一本線以上者報考該校,將獲得每人20萬元的獎勵。(5月13日《新快報》) 在教育部禁令頒布兩年后,高校通過高額獎學金搶奪生源的情況仍然猖獗,招生背后用金錢贖買前途的邏輯,讓人擔憂。 從學校出臺獎勵政策的角度來看,無非是希望用金錢誘惑學生填報自己,以使能獲得更好的生源,并且,如果效果得當,填報者眾多,也許還能整體抬高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提升學校的“檔次”,總的來說,這是一種招生謀略,是當前部分高校面臨生存、競爭壓力所尋求的突圍之路。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則是在用自己的高考分數同學校做買賣,獲取金錢利益。無論如何,不是一種人才培養該有的現象。 很明顯,根據這些學校的高額獎學金政策,能夠拿到獎學金者,必須大幅出讓自己的高考分數優勢。想拿到三本學校的高額獎學金,必須達到一本分數,想拿到普通一本學校的高額獎學金,必須達到國內一流大學的分數線。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這些近似噱頭的高額獎學金背后,并非真正對學生學習成長的關心,而僅僅是敲打著小算盤的招生權術罷了。 在當前招生規模急劇擴張,高校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如何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以應對殘酷的生存、發展挑戰,成為擺在當前許多高校,尤其是獨立院校面前的一道不小的難題。相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而言,提升生源質量,乃至提升分數線,更為容易和便于操作,效果也較為明顯。因此,不少高校情愿把錢花在高額新生獎學金上,盡快獲得收益,而不愿把錢投入教育質量的無底洞中。這是一種辦學態度的浮躁,也是對學生培養的不負責任。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在教育部多次“禁令”之下仍然沒有改變,其背后所附著的利益訴求和教育窘境值得人們反思。為什么高校想改變自己的辦學層次如此艱難,為什么高額獎學金在當前的招生環境中能夠出現,為什么國家的“禁令”一次次成了耳邊風?要知道,高額獎學金并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原創,一些一本高校甚至211高校也曾采取這樣的招生策略。作為一種“招生現象”,深刻反思招生的意義和教育的宗旨,或許會有所幫助。 樸素地講,大學是一個培養高等人才的地方,如何給學生創造成才的條件幫助其成長,是任何一所大學該有的責任。招生作為大學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校的發展。高校招生分批次、排座次,原本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因材施教”,但是如何在“培養人才”和“發展學校”之間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讓更多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是每個高校在招生之前應好好思考的問題。 面對高額新生獎學金,惟愿其是一項“成才基金”而非單純的“前途贖買”。 |
相關閱讀:
- [ 02-12]壓歲錢?獎學金?
- [ 11-21]“女神獎學金”可以有嗎?
- [ 08-05]“博士獎學金超教授收入”的喜與憂
- [ 07-31]莫讓獎學金成為高校兩極分化推手
- [ 07-28]“狀元”索要獎學金不是錯
- [ 12-27]高校獎學金制度謹防變質
- [ 09-12]校長出資設獎學金令人敬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