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作 7月8日,東航MU2528在武漢進近階段聯系塔臺時,因兩名管制員在崗位上睡著了,多次呼叫無人應答,未能與塔臺建立聯系,后在進近管制員指揮下復飛,復飛12分鐘后最終安全落地。根據民航中南局相關文件,該事件被定為“人為責任原因的不安全事件”。(8月20日《新京報》) 復飛也叫重飛,是指飛機降落到即將觸地著陸前,將機首拉起重新起飛的動作。關于復飛的危險性,民航專家已經解釋得很清楚,總之“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其實就算是普通乘客,大概也知道飛機起、降之時發生事故的概率最高,這方面有統計數據為證。 雖然此次“睡崗”事件沒有釀成事故,但那些乘坐這趟航班的乘客,可能至今仍然感到后怕,并且氣憤不已——事件的原因居然是兩名塔臺管制員都睡著了,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塔臺管制員的工作可是“人命關天”啊!怎么能如此沒有責任心,怎么能在工作崗位上安然入睡?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也是不可原諒的。 同時,這件事也暴露出機場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雖然普通百姓對機場塔臺上的情況不大了解,但依照常理,在這樣“人命關天”的崗位上,總該有一套極其嚴格、細致的工作流程和應急機制,確保安全上萬無一失。比如,萬一管制員“睡崗”或者出了其他什么狀況,應該能被及時發現,有人叫醒他或者替換他。可是在這次事件中,飛行員苦苦呼叫多次都無人應答,塔臺指揮就像癱瘓了一樣,當管制員在那里做著美夢,眾多乘客正在經受驚魂一刻,這是多么離奇而可怕的場景。 所以,有關方面除了處罰打瞌睡的管制員,還應該從這場瞌睡中尋找安全管理上的漏洞,盡快加以修補,并且舉一反三,完善工作流程和應急機制,堅決杜絕類似事件再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事件發生后,民航管理部門對“睡崗”事件的處理意見有一條是“此件不公開”,可能是不小心才被媒體曝光。這種試圖“捂蓋子”的做法顯然值得商榷。一方面,乘客經歷了驚魂一刻,他們有權利知道真相,“捂蓋子”是對他們知情權的漠視和侵犯;另一方面,只有信息公開才能加強公眾監督,只有加強公眾監督才能“倒逼”民航提高管理水平,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贏得公眾的信任。 “捂蓋子”的做法只會加劇公眾的不信任,并讓不明真相的人們產生各種猜疑和不安。其實,“睡崗”畢竟是極小概率事件,大大方方地公開原因,并不引發什么恐慌情緒。 |
相關閱讀:
- [ 08-20]塔臺管制員睡崗怎能“此件不公開”?
- [ 05-29]別讓“空中管制”變成萬能借口
- [ 02-27]自貿區放開外幣利率管制倒逼改革提速
- [ 01-01]驅除五類車,管制與疏導兩腿前進
- [ 10-14]出租車治亂,有國標更應放開管制
- [ 09-17]“奇葩”校規是在惡狠狠地管制學生
- [ 02-22]管制權力和管制刀具同等重要
- [ 08-30]市容監督員的"委屈"源于協管制度的漏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