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國的經驗看,開罰單都是反壟斷的主要法寶。不過,罰款的主要目的是對企業起到警示和糾錯的作用,不會罰到企業元氣大傷或破產。 記者所在的德國就是這樣。一旦德國聯邦反壟斷局掌握了確鑿的證據,就可以通過行政命令對違法者開出罰單。按照歐盟的統一指令,確定反壟斷罰款金額主要分兩步走:先是根據涉案企業當年在涉案地的銷售額確定罰款基數,再按涉案年數算出罰單總額。 其中,罰款基數會視情況有所調整,這主要由執法者裁定。罰款的原則是:要確保能使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徹底無利可圖,從而達到阻止違法的效果。德國法律規定,罰款上限為10%,即不能超過經營者上一年度全部銷售收入的10%,而在特殊情況下,執法當局會考慮當事人的經濟困境減少罰款。 近些年來,德國反壟斷案例持續增加,根據聯邦反壟斷局數據,1994年至2005年間,共查處壟斷案31例,而2006年到2012年共61例。 在諸多反壟斷案例中,有一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大概兩年前,德國聯邦反壟斷局局長安德里斯·蒙德特一家通過德國在線旅館預定網HRS訂了一間客房,去南德風景宜人的基姆湖畔度假。而當他后來想延長一晚時,旅館卻要求他多付5歐元,原因是旅館與HRS簽有協議,只有通過后者預定才能獲得最低價格。回到波恩的辦公室后,蒙德特以個人身份檢舉這一做法,并成立任務小組,調查此類協議是否存在壟斷價格的可能。最終的結果是:反壟斷局向HRS發出了警告,勒令其停止協議。 該案例反映出德國反壟斷執法的一個基本思路:即普通消費者可以舉報壟斷行為。正因如此,德國聯邦反壟斷局專門向公眾開辟了投訴通道,鼓勵人們匿名提供反壟斷線索。另外,在該案例中,聯邦反壟斷局并未動用罰款工具,這反映出德國反壟斷實踐中一個基本原則,即相較于事后的“罰”,具有警示作用的“查”更重要。 德國反壟斷的“查”主要針對哪些違法行為呢? 一是查企業間的同業聯盟。例如,由于21家德國香腸生產商數十年來定期會面,討論市場發展和價格設定,反壟斷當局今年七月對其處以總計3.38億歐元罰款。二是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在德國,如單家企業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達到三分之一,三家以下企業的共同市場份額達到50%,或者五家以下企業市場份額達到三分之二,就會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如這些企業依仗其強大實力,低價傾銷、限制其他企業競爭、強迫消費者或供應商接受不合理的價格時,就將受到反壟斷處罰。三是查企業兼并購,以防出現市場壟斷。四是查公共采購招投標,以保證透明、無歧視的自由競爭。 總之,德國反壟斷調查涉及各行各業的各個環節,這也使得經營者大多能自我約束并主動遵守競爭規則,以至“查”重于“罰”,“查”多于“罰”。相較之下,我國反壟斷立法時間不長,需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形成反壟斷意識,以促進反壟斷向常態化推進。 |
相關閱讀:
- [ 08-21]反壟斷維權不應僅靠政府“沖鋒陷陣”
- [ 08-21]反壟斷須兼顧終極目的和中間目的
- [ 08-19]相比市場類壟斷 行政壟斷更堪憂
- [ 08-19]FDI下降不值得大驚小怪
- [ 08-15]反壟斷罰15萬,有什么效果?
- [ 08-14]解聘反壟斷專家需要完善細節
- [ 08-08]汽車業反壟斷調查會帶來什么?
- [ 08-07]與國際接軌 中國反壟斷能走更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