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對互聯網上漸成風潮的“冰桶挑戰”,河南魯山縣旱區民眾以“行為藝術”的方式表示抗議,提出“傳遞愛心也要珍惜水資源”。據悉,干旱已經造成平頂山部分地區民眾吃水困難。不少網友對這一做法表示“力挺”,也有人不以為然。 其實,兩起公共事件不是非黑即白的關系,相反,兩者都通過公共傳播獲得了一定范圍的關注。關于冰桶挑戰,拋開冰真不真、錢捐沒捐、為公益還是博上位等問題,畢竟讓更多人知道了“漸凍癥”為何物,同時傳播了慈善理念。而“旱區舉桶”,也巧妙地借助前者表達了“求關注”,從而使更多的人關心旱情、傳播節水理念。在這個意義上,兩起公共事件是“雙贏”的,通過對公共秩序相對無害的集體行動,換來了愛的關注,刷到了存在感。 現在已經不是通過高音喇叭就可以引來關注的時代了,包括網絡在內的媒介形式,成為發起各類公益行動的平臺,從光盤行動到冰桶接力、旱區舉桶等行為,都起著傳播理念、提升公共意識的作用。只要手段合法、理念正當,多一點類似行動又何妨?不同的理念在交互傳播的過程中,獲得不同聲音的理性討論,也將促動社會和公民逐漸變得成熟。 |
相關閱讀:
- [ 08-26]冰桶挑戰:何妨誤入善途
- [ 08-26]不必太擔心借“冰桶挑戰”炒作
- [ 08-25]“冰桶挑戰”并非名人專利
- [ 08-25]熱捧“冰桶”,冷思慈善
- [ 08-25]“對冰桶挑戰說不”解得了河南之渴?
- [ 08-25]冰桶挑戰為什么在中國走了樣
- [ 08-23]“冰桶挑戰”切莫偏離慈善“主線”
- [ 08-22]中國也應擁有自己的“冰桶挑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