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東省深圳市考察。在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李克強親手敲下電腦回車鍵,為這家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完成第一筆放貸業務,一名卡車司機拿到這筆3.5萬元的貸款。 在見證互聯網銀行首筆貸款的同時,李克強寄語微眾,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闖出一條路子,給普惠金融、小貸公司、小微銀行發展提供經驗。要降低成本讓小微客戶切實受益,這也能倒逼傳統金融加速改革。微眾銀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 像微眾這樣既無營業網點、無營業柜臺,更無需財產擔保的民營互聯網銀行,對眼下的眾多小微企業和個人而言,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低門檻金融服務新模式。以微眾為起點和代表,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扶持所釋放出的積極影響,則遠不止于金融領域之內。 金融是經濟的杠桿,如何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不僅是金融業的研究主題,更關乎到國家經濟運行的健康與活力。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來自民間的大量知識與創意往往從小規模的創業起步,逐漸走向壯大并迸發出驚人的能量,中小微企業通常被認為是最能體現社會活力的經濟因素。 市場經濟對社會經濟活力的調動與激發,很大程度上需要金融體制的有力支撐,但我國的金融服務與經濟發展之間卻明顯存在供需上的矛盾。一方面是銀行青睞于國有大型企業,越是資本雄厚、盈利能力強的企業越容易獲得銀行貸款,另一方面是小微企業成長階段的困難時期,以及周轉頻繁等特性決定的旺盛的資金需求,卻大多因為無力抵押而被無緣貸款。銀行偏愛“錦上添花”,卻不肯“雪中送炭”,這樣的金融環境顯然離李克強總理鼓勵的“全民創業”氛圍還有不小的距離。 針對小微企業的需求,各種形式的民間金融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長期以來卻徘徊于灰色地帶的尷尬處境。民間借貸、集資等金融活動,相對于銀行的“謹慎”而言更為靈活機動,但其中隱藏的風險也更高。每年由民間金融引發的資金、債務糾紛乃至違法犯罪頻繁見諸報端,總體上,這種缺乏安全保障的不正規印象也令民間金融長期以來遭到壓制與歧視,令其自身的發展受阻,最終影響的還是經濟的活力。 當然,同時應當明確的是,政府對互聯網民間金融的首肯不僅是“放開”這么簡單。鼓勵民間金融,實際上也意味著政府承擔更高的監管責任。相比于傳統金融,民間金融越來越多地利用起互聯網的信息化平臺和技術手段,呈現出高度分散、規模小、流動性強的諸多特點。如果相關機制不夠健全、成熟,留下法律法規的漏洞,難保互聯網金融不會為打游擊的“黑作坊”提供生存空間,嚴重擾亂經濟秩序。 在這樣的形勢下,民間金融安全上的不確定性將極大地考驗監管的能力,監管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互聯網金融的春天是否能如愿到來,監管必然是需要提高警惕的關鍵環節。 |
相關閱讀:
- [ 12-18]盧布暴跌會不會演化為新金融危機
- [ 12-17]互聯網金融倒逼銀行業革自己的命
- [ 12-12]新增信貸應從金融引流至實體經濟
- [ 12-01]存款保險推動深水區金融改革
- [ 11-28]給互聯網金融鍍上法治金身
- [ 11-26]查老賴支付寶 應向金融監管借力
- [ 11-14]金融加速出海須深化內部機制
- [ 11-12]“滬港通”是金融改革新推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