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你所買的物品,不是在物流倉庫里,便是在快遞的路上。不過,時下的快遞業有點像草根行業,因入門門檻低,處在群雄逐鹿、野蠻瘋長的時候。規范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的后果是,快遞業亂象叢生,網友比較反感的服務短板包括:野蠻裝卸、損壞、延誤、丟失包裹等等。有人調侃說,“自己寄的快遞能否安全送達,全憑運氣!”到了網購旺季,物流企業倉庫爆棚,情況更令人擔憂。是故,社會對快遞業規劃呼聲日高。 《廣州市寄遞企業內部安全防范工作規定》已正式印發實施。根據要求,包括快遞在內的寄遞企業應在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及重要部位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有條件的應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網。廣州是繼北京等城市之后,作出相關規定的城市,這也是寄遞業快速發展到了今天的必然吁求。 在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重要節點安裝監控視頻,提高快遞業能見度,對企業、客戶來說是雙贏。安裝視頻監控,快遞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在監控室或網上同時對多處生產現場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糾正生產過程的違規現象,提高監督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頭頂裝有監控設備,對現場生產人員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可以減少野蠻裝卸等不規范、不文明行為。對客戶來說,快遞業的能見度有助于提升滿意度,萬一發生業務糾紛,也可以從視頻資料中還原現場,厘清責任,減少扯皮。 政策是好,能否順利地落地是一個問題。對大型老牌企業可能容易一些,有能力進行投資改造,小企業則未必聽話,他們不執行怎么辦?還有一個可能現象,當客戶權益受損,真向快遞公司要視頻資料時,快遞公司以“視頻丟失”為借口拒絕提供怎么辦?如果缺乏細則——譬如規定,如果“視頻丟失”,快遞公司負全責——客戶也無可奈何。將視界拉闊,物流業還有許多行為需要規范,許多責任需要明晰,這些顯然不是一個“工作規定”足以調整的。甚至于,對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修訂后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能否遏制快遞業亂象,公眾都持觀望態度。也就是說,對快遞業監管,呼喚級別更高、剛性更大的法律,以及與這個行業規模相適應的行政監管。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