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門衛大爺楊新華利用休班時間蹭課變學霸,這兩天在微博上火了。這位年過半百的“蹭課”保安喜歡聽生物、藥學課。在課上,他明白了為什么家鄉人過去吃棉籽油會不孕不育、工廠工友曾患下的氣胸是什么醫學原理。他告訴記者,“這一輩子,想讀書時沒條件,現在精力不濟,只能聽多少算多少。” 高校保安這些年已成為了勵志的代名詞。尤其是北京大學的保安考大學的人很多,甚至有人因此總結出北大保安現象。據統計,在過去20年里,北大保安隊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取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的甚至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這跟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無人不當學,而亦無時不當學”的傳統有很大關系,與學校鼓勵保安讀書的機制也有很大關系,其他學校無法復制。可是,跟北大保安比起來,我覺得年過半百的門衛大爺更值得敬佩。 北大保安中年輕人居多,他們有著奮斗的夢想與激情,也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到北大去應聘保安,就是沖著北大優質的教育資源,為進一步深造而去的。而門衛大爺蹭課,沒有更強的目的性,不求學歷,只是興趣使然,因為想讀書時沒條件,現在聽多少算多少,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渴求。 像楊大爺這樣因蹭課而走紅的老年學生并非個案。濰坊市老年大學50歲的保潔員王俊花在工作16年后,受環境影響自學畫畫,還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哥倫比亞大學清潔工菲利帕奇在“蹭課”19年后終于讀完了全部所修課程,他在52歲時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古典文學學士學位。這樣的蹭課是一種追求,是對更高生活質量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希望這樣的老年蹭課族越來越多。 老年蹭課族值得我們敬佩,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目前對老齡人口提供的文化教育方面的服務還太少。現在社會上的各種興趣班和培訓班要么是針對青少年的,要么是職業培訓,幾乎看不到專為老人提供的培訓課程。而官方辦的老年大學能提供的學位非常有限,僧多粥少,一位難求,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而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這方面的需求更有大量增加的趨勢。 要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更多大學敞開懷抱,開放辦學,通過招收旁聽生、選科生等,讓教育資源惠及包括老人在內的平民大眾;另一方面,文化教育機構也不妨抓住商機,開發出更多的針對老人的培訓。畢竟,有蹭課族,也一定有愿意為滿足自己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付費的人。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