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難入城”需要反向求解
2015-07-07 15:24:0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千萬外來務工群體在為深圳的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深圳市總工會曾主持的一項“深圳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深圳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數沒有務農經歷,一年也難得回一趟農村,渴望城市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農村回不去,城市又難以融入,不少外來務工群體都存在身份認同危機。(7月6日 《南方都市報》) 老實說,難以融入城市并非是新生代農民工獨有的社會問題。現實中,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難以逾越的戶籍壁壘,任何后來者都很難融入城市。只不過,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夢更難圓。由于新生代農民工學歷較低——受過初中教育的占33.7%,受過高中教育(中專/中技)占44.9%。而從事的行業,卻不是“體力型”的建筑業,而是集中在“技術型”的加工制造業。這就造成新生代農民工在職場競爭中劣勢明顯,甚至可能奮斗一輩子都只是一名“北漂”。 而且與老一代相比,新生代農民工返鄉的可能幾乎為零。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已習慣了多姿多味的城市生活,適應了城市的生活節奏,主觀上不想回到農村,重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日子。另一方面,在父母的“關愛”下,大多數農二代早就不知農活是何物。更何況,在大多數人眼里,返鄉就意味著在外混的很差。因此,即使新生代農民工真有返鄉的心,也沒有返鄉的力。 這就造成了新生代農民工的尷尬——在城市人眼里,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而在農村他們又被看成了城里人。現實中,這種身份的尷尬也衍生了北漂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顯然,讓農民工一直在城市漂下去,并非是長久之計。但要實現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夢,也并非易事。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難在哪?答案只有兩個,戶口和房子。但對大城市來說,戶口不能無限放開,否則城市病會病入膏肓。而房價調控,更是一個難于實現的任務。從“正向”看,讓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似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然而,“正向”無解不代表反向難為。試想,倘若城市的房價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只有4000元/平左右;倘若積分入戶不是難于上青天,而是大家都能排到,問題豈不迎刃而解?其實,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大多數縣城,都符合條件。引導新生代農民工融入這些城市,既能滿足他們的城市夢,也符合國家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規劃,豈不兩全其美?應該說,在大城市不能繼續“長大”之際,這是目前最現實、最合理的農民工融入路徑。 可能有人會說,偏弱的地級市和縣城,就業機會有限,農民工在這里實現城市夢,豈不是夢一場?當然,這樣的擔心有一定的道理。而要破解中小城市就業機會有限的問題,有關方面一定要抓住京津冀一體化、一路一帶建設等戰略機遇,加快向中小城市轉移產業,幫小城市長大。唯有如此,才能逆向破解新生代農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的難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