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視后驕傲”怎成了貪腐遮羞布?
2015-07-08 08:55:1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5月26日,原煙臺市副市長王國群被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王國群在1996年至2014年間,非法收受現金、銀行卡、購物卡以及房產置換差價等,共計折合人民幣438萬余元。對于為何墮落,王國群供述,“2005年10月,煙臺市政府榮獲聯合國人居獎,我去現場參加了頒獎儀式,并接受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專訪,從那個時候起我有了驕傲情緒。”(7月7日 中國經濟網) 對任何一個國人來說,能夠接受國家電視臺的專訪,都是莫大的榮譽。在央視上鏡之后有點飄飄然,也是人之常情。但將這視為墮落的元兇,顯然是在自欺欺人。一者,廉政教育在哪個地區不是天天講、月月談,讓官員的耳朵聽出繭子,廉政底線豈能如此輕易突破?再者,哪個官員不知道受賄是違法犯紀的事?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官員腐敗墮落,歸根到底還是內心有出軌的圖謀,上央視后飄飄然只是一塊貪腐的遮羞布而已。 當然,“上央視后驕傲墮落”雖不值一辯,但其背后隱藏的危險卻值得警醒。為何王國群接受央視采訪后開始驕傲?最重要的原因是,擺不正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錯將集體榮譽據為己有。試想,若王國群能夠認識到,聯合國人居獎是全體煙臺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自己不過是受群眾委托,接受央視專訪,會滋生驕傲么?顯然,這種錯誤的榮譽觀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 其實,官員搞不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并非是個別現象。比如,有的干部經常在講話、發言或作報告時說,“我的人口”多少、“我的GDP”多少、“我的財政收入”多少,代替“某市的”“某縣的”或“某鄉的”。其危害在于,官員將這些“大眾的”都視為“我的”,突然發覺自己年近花甲,即將退休,“我的”一點都帶不走,最終必然心態失衡,瘋狂腐敗。 “上央視后驕傲”怎成了貪腐的遮羞布?根本原因是官員將自己放的過高,將集體的錯看成“我的”所致。因此,“上央視后驕傲”帶給廣大為政者的啟示就是,自己手中握著的權力并非是“我的”,更不存在“過期作廢”的概念。唯有如此,官員才能正確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會在榮譽面前飄飄然,也不會在進退留轉上行為失范。目前三嚴三實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希望“上央視后驕傲”能夠成為一面負面的鏡子。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