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幻想一舉成名,獲得巨大回報,而不想如何苦練內功的創業者,不僅難以走遠,還可能淪為同行笑柄】 不久前,《把臉打腫:刷爆朋友圈的“22歲!天使輪估值超6億”到底是咋回事》等幾篇揭露“創業明星”的文章在貼吧、朋友圈迅速擴散。文章中描述,有些互聯網創業者為贏得投資人關注,或夸大其詞,或抄襲技術,又或偽造學歷,乃至從國外網站頁面復制來“合伙人”以抬高身價。這些被廣泛傳播的內容,讓人大跌眼鏡。 先不論文章中的說法是否全部屬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實中確實有部分所謂的互聯網“創業明星”為吸引公眾眼球,存在夸大、捏造事實等不誠信甚至欺騙行為。除簡單歸因于個人品行不端外,更值得反思的是,這些人為何會冒險去造假,那些經不起推敲的創業項目又為何能贏得投資人的青睞? 當前,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技術門檻的降低、與傳統行業加速融合美妙愿景,讓有關互聯網的創業項目成為時代寵兒,公眾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互聯網創新項目確實在商業模式、思維理念等方面讓人們腦洞大開,也帶來摸得著的便利和實惠。但少數創業者迅速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話,也助長了浮躁的氣氛。一些投機者正是看到這一點,夸大技術能力、商業前景,只為贏得投資者和公眾的注意。 同時,互聯網創業項目的高估值,以及潛在可能帶來的高回報,使資金蜂擁而來。市場“不差錢”,造成資金哄搶項目的局面。而有些投資的決策周期很短,也缺乏對項目精細的調查。對初創型企業的投資,尤其是科技型項目,因其難以用有形資產、財務數據等去衡量,需要很強的專業性研究做支撐。“錢多人傻”,以至于出現一些“創業騙子”改一改別人使用過的幻燈片,居然也能忽悠到拿著錢卻不懂技術的天使投資人。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投資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收益,甚至和項目發起人串通,包裝項目,以拉來更多投資,更是加劇了估值泡沫。 創業創新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呼喚技術革新的熱忱、商業模式上的突發奇想,但夢想和激情之外,更需要務實的探索,而不是制造噱頭、營造概念。那些幻想一舉成名,獲得巨大回報,而不想如何苦練內功的創業者,不僅難以走遠,還可能淪為同行笑柄;對投資者來說,也不宜帶著刮彩票的心態,盲目投資,而應花費更多的心思了解創業團隊,分析項目前景。創業創新者并非無所不能,我們也應該擦亮眼睛,提高甄別能力。 除了少數“創業騙子”之外,某些互聯網創業者不誠信行為反倒成為行業的潛規則,人們見怪不怪。比如虛報融資額,借勢營銷;花錢刷榜推廣應用,給投資人制造一份漂亮卻不真實的用戶數據;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上買“水軍”“粉絲”等等。這些“造假”的存在,客觀反映了互聯網創業圈的浮躁和惡意競爭的環境,而且造成的負面效應可能會更加長遠。 回過頭來看,創業者的造假行為不僅坑了投資人的錢,欺騙了公眾的期待和信任,最重要的是敗壞了創業者的名聲。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些所謂的互聯網創業明星項目,監督和規范創業創新的行為。也希望創業者、投資者都能夠服一瓶清醒劑,冷靜下來,把互聯網創業之路走得更踏實。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