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老太還是壞女孩?真相并不是這么簡單
2015-09-22 11:02:21??來源:東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離不開攝像頭的社會是可怕的 李杏 近日,安徽淮南一名女大學生自稱扶老太被訛,因現場處于監控死角,她在微博發帖尋找目擊證人以證清白,不久有網友回復稱愿意為其作證,但在此事的最新進展中,有3名目擊證人稱女大學生曾承認撞了老太太。 又見疑似扶老人“被訛”事件,在微博傳播力的推動下,原本并不復雜的一起糾紛迅速成為熱點話題,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不僅女大學生和老太太家屬各執一詞,給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經過描述,在監控無法提供有效證據的情況下,相繼出現的證人做出的證言也互相矛盾,令事件真相愈發撲朔迷離。 目前,淮南警方尚未給出最終調查結果,究竟孰是孰非還“說不清”。但就現有的條件來看,由于線索斷在了監控這個關鍵環節,對事實的調查似乎就此陷入了僵局。換言之,一旦最有希望留下“鐵證”的攝像頭沒有捕捉到現場畫面,即使找到更多目擊者,似乎都很難改變此事陷入“羅生門”的困境。 到底老太太是怎樣受的傷,女大學生有沒有碰撞到她,當事者之中必然有人隱瞞了實情,這只是基于邏輯所能下的判斷,網絡上的各種討論與推測也都只能止步于此。遺憾的是,隨著攝像頭這一公正的監視器的失效,事件真相的揭示就只能回歸最基本的“證言”,而不再關乎技術。然而,讓人說真話卻好像變得越來越難,對信任危機的反復討論一再觸碰到當前社會道德良心的敏感議題,這本身就引人深思。 近年來,社會上時常發生一些影響較大又始終真相不明的事件。對此,很多人呼吁要動用技術手段取證,用拍視頻和設監控等辦法保障公正,日益遍布大街小巷的攝像頭也的確能在很多時候派上大用場,對攝像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仿佛沒了攝像頭就無所適從。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有些公共事件中,在一些關鍵時刻和關鍵環節,攝像頭總是恰當地出現故障。 攝像頭固然能派上大用場,但值得警惕的是,被攝像頭“監視”習慣之后,一些人似乎掌握了一套行為模式:在被“觀看”的情況下不敢輕易越矩,可一旦脫離了監控的視線,就變得毫無顧忌,甚至喪失底線。令人擔心的是,離開了攝像頭,有人就可能忘記了摸著良心講話,為了逃脫責任而毫無愧色地說謊,甚至為自己得以顛倒黑白而沾沾自喜——一個社會少了攝像頭就是非不分,真相難求,這種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喪失令人不寒而栗。 攝像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監視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監控設備的使用只是維護治安和司法取證手段的一種補充,對于情況復雜的現實生活而言,攝像頭無力充當全能之眼。那些隱蔽的、不為人所知的地方,也許沒有攝像頭,但不能沒有明辨是非善惡的約束。攝像頭所扮演的,其實相當于一個監督者的角色,而這種監督的更大意義,不在于簡單的威懾,而是讓道德規范更好地發揮作用。在這個意義上,人的道德良知就是維護社會運行的重要柔性力量,是法律和攝像頭都無法取代的。(長江日報)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