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內容抄襲”有多嚴重,科研腐敗為何難以徹底根治?一出問題,誰都知道必須加強監管,可如何加強監管,如何保證監管有效,卻始終是個難題?!?/p> 環保部近日通報了水專項有關問題的處理情況,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副院長宋永會在內的多位課題負責人被行政處分,沈陽大學、東北大學等科研單位則被追回撥付的相關課題經費。水專項全稱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是我國2006年-2020年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是一個總經費概算300多億元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項目。 孟偉等人被處分,與巡視有關。此前,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保部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了中國環科院“重復立項、虛假立項套取資金”“示范工程貼牌套取資金”兩方面問題。所謂的“重復立項、虛假立項套取資金”,涉及內容抄襲、多頭交賬,濫用經費、疏于監管等。 一個總經費概算高達300多億元的重大科技項目,如果資金沒有花在刀刃上,而是被虛假套取,被濫用,乃至被侵吞,被裝進私人口袋,科研成果就會打折扣。中央所寄望的“解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水污染科技瓶頸問題”,豈不會落空?納稅人的血汗錢,豈不打了水漂? 中國環科院被查出存在“重復立項、虛假立項套取資金”等問題,相關人等被處分,一點都不冤枉。如果說在環保部的權限范圍內,只能對孟偉等人給予行政處分,那么對于此次事件的具體責任人,就不能止于處分。無論“重復立項、虛假立項套取資金”,還是“示范工程貼牌套取資金”,都涉嫌觸犯刑法,不能只是處分了事。如果違法成本過低,不僅無法遏制科研資金被套取、被糟蹋的現象,對法律尊嚴也是傷害。 前不久媒體曾披露,貴州一官員采取編造虛假項目等方式,伙同他人騙取、侵吞國家項目資金101.12萬元,個人非法所得共計34.14萬元,構成貪污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不知道這個重大科研項目,有多少資金被套取和濫用?涉及多少人?這些人有沒有被移送司法機關? 加強水專項資金監管,建立健全監督獎懲機制,強化課題負責人和專家紀律約束,確保資金廉潔高效使用。這是中央第三巡視組給環保部提出的意見建議,可謂切中肯綮,條條在理。監管一旦失靈,科研資金就可能被蠶食,類似案例不勝枚舉。這起事件令人震驚且悲哀的是,所謂的“內容抄襲”有多嚴重,科研腐敗為何難以徹底根治?一出問題,誰都知道必須加強監管,可如何加強監管,如何保證監管有效,卻始終是個難題。 □王石川 |
相關閱讀:
- [ 08-25]高校不缺錢后科研更應跟上
- [ 08-24]高校富翁榜背后的科研金飯碗應打破
- [ 07-14]科研造假能否終身禁教
- [ 07-04]用科研用地“種房”非得等長高才拆?
- [ 02-09]如何催醒報銷這場科研噩夢?
- [ 01-08]院士去官化為科研改革趟路
- [ 12-23]科研投入與成果的“差價”都去哪兒了
- [ 12-23]騙取科研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