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民工來說,春節帶著血汗錢回家是最好的交代。 圖片來源:新華網 “工資單列管理”這個治欠薪辦法到底好不好,不看廣告看療效。“至今400多個建設施工項目沒有發生一例惡意欠薪事件”本身就是活廣告,因而,此做法得到人社部肯定并在全國推廣,就在情理之中了。說其好,關鍵一點,在于敢于突破以往解決欠薪問題的固有思維模式。 事實上,現有涉及惡意欠薪的法律、法規并不少,僅國家層面就有至少三部,包括“欠薪入罪”,而地方出臺的治欠薪法規更多。欠薪成頑疾,固然因素復雜,但現有法律法規自身的缺陷,也需要審視。從總體看,這些懲戒措施往往偏于宏觀化,原則性,具有兩個顯著的共同點:一是都將懲戒欠薪者作為核心思路;二是都在欠薪事實既遂之后。喊和嚇對于欠薪“老賴”未見得就起作用,而滯后性懲戒所帶來的,不僅是增加維權難度,無形之中也提高了行政執法成本,更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討薪難的根,就在于讓沒有話語權的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直接對話上。設立無欠薪項目部,實際上已經剝離了這層關系,相當于中立的第三方機構,這就將被動的“討要”變成了主動“支付”。這不僅避免了勞資雙方面對面的尷尬乃至沖突,客觀上也減少了農民工自我討薪的成本,尤其“工資單列管理”讓討薪變成了按時拿工資,更是對勞動者做人底氣和尊嚴的捍衛。這種主動攬責姿態,體現了強烈的民本意識和人文關懷,不僅符合法治精神要義,也契合服務型政府本質。 任何創新都是需要成本的,在推廣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新問題新難題。在源頭預防到事后監管的各個環節中,既要對涉事企業有抓手,更要防范政府部門的行政不作為懶作為出現。顯然,將是否欠薪納入“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和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將是一個有效且巨大的動力源。 辛辛苦苦忙一年,歡歡喜喜回家團圓。對于農民工來說,春節帶著血汗錢回家,是最好的交代。期待“工資單列治欠薪”良策能得到全面推廣,有更多地方也能很硬氣地宣布“沒有發生一例惡意欠薪事件”。 短評: “無欠薪項目部”何以成新聞 法規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長期以來應有的確保項目薪資制度得不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監督與落實,使得原本應該很普遍的無欠薪現象稱為稀缺物。在這個意義上,“無欠薪項目部”成為新聞,倒不如說是長久以來人們期望工程等項目保障工資制度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但實際上卻得不到很好落實的情緒圍觀,以及對部門等不作為、慢作為、作為不力的無聲撻伐。(余明輝) 建立農民工“專用賬戶”的三大好處 一是確定了工資發放責任主體,厘清了工程承包中因錯綜復雜的轉包關系造成的責任不明現象,防止了踢皮球、甩包袱。二是銀行代發便于農民工按月領取勞動報酬,避免了堆積性惡意欠薪,一旦發現欠薪,農民工可以及時維權。三是規避了面對面討薪的尷尬,有利于農民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安全,避免血腥討薪的發生。(范軍)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