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城是“公園”,絕非說說這么簡單
2016-04-14 16:53:3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大學城山青水秀花美,市民出入自由,可散步可賞景可打羽毛球,不是公園勝似公園。以此而論,上街鎮政府的回應并無不妥?;蛟S,正是上街大學城的這種“現實”狀況,使得當地官方回應市民公園訴求時,才這般不假思索與底氣十足。 然而,在上街大學城的公園屬性問題上,除去當地官方的暫時“神奇”表態與不少市民的認可,同時亦不乏否定聲音。最典型的質疑就是,“有廣場舞嗎?”“能唱戲嗎?”是呀,公園的“公共”標簽、“服務”功能與“娛樂化”特質,使其在接市民日常休閑時,不能厚此薄彼。何況,廣場舞的群眾基礎,市民飆嗓子的“個性化”需求,也使它們成為彰顯公園公共屬性的良好載體。廣場舞既然不能自由入駐大學城,其公共屬性又何在? 這種“公說婆說”,當然各有其理。然而,讓這種眾說紛紜,硬生生強加到大學校園身上,很有些勉為其難。要知道,大學校園是學習之場所,以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為目的。濃郁的文化學習氛圍,優雅靜謐的生活環境,張馳有度疏密有間的生活學習秩序,使其在打開“校門”,推倒“圍墻”上,再怎么盡心竭力,這“學”之底色,“?!敝0?,是不能隨意涂抹與改換的。換言,“校園”成“公園”,一字之易易,一園之變難。 因此,作為城市管理者,在提升城市品味,豐富公眾休閑娛樂生活上,要力避單一、絕對的思維方式,秉持百花齊放、各展其長的思路。一方面,各高校要結合各自實際,務實務細的繼續開放校園;另一方面,政府方面要另辟蹊徑,在場地、經費、創意等方面,集思廣益,因地制宜,量需設園,摒棄對校園的過度“休閑”依賴。同時,從細微處入手,向“邊角”處問計,通過“化整為零”、積小成大,化解公眾在休閑娛樂上對場地的那種“大而全”的硬需求。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