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環節。有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需要密切聯系國情社情民情,將中央的頂層設計轉化為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針對性、實效性。新形勢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需要重點解決好以下三方面問題。 強化基層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總體要求。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過程中,基層黨委必須發揮領導作用、基層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這是黨委和政府應該承擔的主體責任。當前,一些基層黨委、政府在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缺乏擔當精神,甚至以“多元共治”為由逃避承擔領導責任、主導責任,影響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效,在實踐中帶來一系列問題。基層黨委、政府必須深刻認識到,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是基層黨委、政府的經常性重要工作,必須切實負起應負的責任。 優化基層黨委、政府的功能設定與治理結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解決基層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效性。為此,應優化基層黨委、政府的功能設定與治理結構。著力解決基層黨委、政府權責不平衡問題,在強化其主體責任的同時,適當擴大其職權,保證其有能力更迅速、更有效地處理基層社會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合理劃分縣區黨委、政府與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的權責范圍,發揮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關鍵作用,保障其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對于本區域的社會治理事務,縣區黨委應依其職 權實行領導、決策和監督,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應依法依規行使行政權力;強化農村(社區)“兩委”功能,健全公開決策機制和民主管理程序,構建鄉鎮(街道)黨委、政府與村(社區)之間的溝通聯動機制,強化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對村(社區)“兩委”工作的指導、支持和監督。 |
相關閱讀:
- [ 08-04]政府網站 可不是“花架子”
- [ 08-04]共享單車新規是政府創新管理的范本
- [ 08-03]桃川鎮政府欠的工程款打算賴多少年
- [ 08-03]小區停車要不要恢復政府指導價
- [ 08-02]官微傳謠!政府新媒體不是自媒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