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和外賣之爭,鹿死誰手?
2017-11-27 09:45:2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今年以來,國內方便面市場連續三年銷售下滑的局面得到遏制。近日,網友對于方便面、外賣兩者興起了跨界之爭。有人認為“方便面被外賣打敗了,但方便面的‘衰落’是食品市場在進步”(11月26日 人民網) 縱觀食品市場的大環境,方便面和外賣兩者其實并不是此消彼長、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互為補充的。方便面的衰退,是行業發展中不同產品相互碰撞,新產品野蠻生長導致的暫時性結果。 一方面,企業會不斷優化自身,在競爭中求發展。為了應對困境,近年來方便面企業推出新產品吸引消費者,走高端路線。因為方便面行業技術要求不高,技術創新、規模創新和品牌創新較困難,因此方便面企業也計劃在快消食品、休閑食品等領域挖掘新的生存空間。同樣,外賣行業也在積極謀發展,各大外賣平臺進行資本融合,打出“打折、平臺紅包、按時送”等促銷組合拳,吸引新用戶。 另一方面,時下市場需求多樣化,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方便面和外賣都有自身局限性。方便面的大眾標簽是“不健康”,在追求健康飲食的當下,這是硬傷;同時,方便面作為速食產品,在色香味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等方面都和民眾要求存在差距。因此,似乎外賣會成為民眾新寵。 但是,方便面有時間成本低、價格低、食品安全系數高等優勢,外賣存在配送成本高、等待時間長、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偏貴等問題。隨著高端方便面的推出,消費者作何選擇,還是未知數。另外,隨著食品行業管理規范化,產品發展空間相對變大。方便面企業不斷提高食品衛生安全監測體系,外賣平臺嚴格外賣管理,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推行密封包裝等措施,也會幫助企業走得更遠。 方便面和外賣之爭沒有最后的贏家,這是公眾希望看到的結果。試想一下,我們吃著方便面突然想吃小吃,是不是想隨手點個外賣? |
相關閱讀:
- [ 10-27]網購食品監管不應止于先行賠償
- [ 09-25]“私房月餅”不可成為食品安全的盲點
- [ 09-21]節令食品日報制值得推廣
- [ 09-21]試點“節令食品日報制度”為安全過節加防護鎖
- [ 08-18]曝光食品安全謠言就應常態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