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期”是校園貸的復活技?
2018-12-03 08:51:2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一名大學生因在華爾街英語報課背上了網貸平臺十幾萬元的“培訓貸”。此前,國家已經出臺了明文規定,除了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之外,其他的一律不可以提供大學生貸款。對此,華爾街英語銷售人員明確表示,“你自己去貸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有華爾街給他們做擔保才OK的。”(12月2日北京青年報) 在“高貴”的華爾街英語培訓中,死而不僵的校園貸疑似完美沖破監管的“結界”,誘使學生群體輕易背上沉重的網貸之債。高價培訓與變種校園貸一拍即合,你當掮客、我來放水,學生群體這塊唐僧肉依然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為什么學習英語能讓學員背上十幾萬的貸款?答案有兩個,一是培訓價格定得高處不勝寒,二是與網貸平臺明里暗里做好勾兌。比如另據中國之聲報道,在華爾街英語銷售的推薦下,不少學員從名為“百度有錢花”的互聯網信貸平臺上分期貸款墊付了學費,每個月要在百度有錢花APP上還款。令人驚詫的是,銷售人員稱,目前在華爾街三元橋中心的學員中,有對外經貿的學生,也有北京服裝學院的學生,“大多數人的貸款都批了”。 于是問題就來了——早在2017年12月27日,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一些地方“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不良貸款、校園貸欺詐問題突出,未經銀行監督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今年9月,人民日報刊載“部分校園出現回租貸、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亂象”文章,提醒相關部門關注校園貸以“教育分期”死灰復燃的現象。于此語境之下,兩重追問不言而喻:第一,華爾街英語等培訓機構在拉攏學生辦理校園貸的鏈條上,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第二,涉事網貸平臺既不明示“在校大學生不能申請貸款”的金融常識,也疏于核查年輕網貸者的學生身份,牛欄關貓的操作究竟掩藏著怎樣的“潛規則”? 很顯然,在整治校園貸這個老大難問題上,所謂的“零容忍”還不夠有威懾力,起碼看起來是有點像紙老虎的。最簡單的一個問題是——既然校園貸是不合法的,那么,明知學生身份而肆意放貸、抑或是疏于查核學生身份而貿然放貸,一旦發生逾期等債務糾紛,司法實踐為何不能判定借貸關系的非法性、不去支持網貸公司依法追債的訴求呢?縱使這個假設有些天真,但是,在校園貸馬甲頻現的當下,沒收不合規網貸公司的“準生證”、嚴懲慫恿或唆使學生貸款的任何機構或部門,這種順藤摸瓜的工作究竟難在何處?換句話說,出事前勸學生要理性、出事后又勸學生不能不還錢、不出庭、不應訴,面對類似培訓機構和網貸平臺的合謀,涉世未深的孩子只能“自求多福”? “教育分期”就是校園貸的復活技,掉進坑里、栽進圈套的不勝枚舉。只是,魔高一尺的時候,如果公共治理僅僅在嘴皮子上“道高一丈”,估計很難嚇唬住作奸犯科的底氣和膽識。經濟不景氣、就業有壓力,千萬別讓大學生們單槍匹馬地繼續跟變種校園貸斗智斗勇下去了。依法治理、紅牌出局,這才是整治校園貸的正確姿勢。
|
相關閱讀:
- [ 11-20]武漢打掉“大學校園貸”涉惡團伙 借款4千元變5萬元
- [ 11-06]大學生如何辨別不良校園貸?
- [ 10-15]別讓“校園貸”套路了你!
- [ 09-29]遠離不良校園貸款 營造健康學習環境
- [ 09-14]拒絕“校園貸”、“現金貸”在行動——中國銀行平潭分行開展校園金融知識宣傳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