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展翼三秦”
2025-03-11 09:24:15?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在西咸新區,無人機載著餐食穿越城市上空,配送時間較傳統方式縮短過半;在秦嶺腹地,巡檢無人機精準掃描引漢濟渭等水利工程,一名技術員和一架無人機可在一天內完成過去一個4人巡查小組一周的工作量……這些科技賦能的新圖景預示著陜西正緊密擁抱低空經濟。 如同風箏的騰飛需要翼展與風力的雙重作用,低空經濟的發展同樣依賴產業基礎與政策環境的協同共振。陜西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完整航空產業鏈的省份,產業基礎堅實,且集聚了全國25%的航空專業人才,為低空經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撐和技術保障。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研究所、西安航空學院等高校院所構建起產學研用閉環生態,讓無人機產業從設計研發到適航認證形成完整鏈條。 2024年,陜西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出臺《推動低空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等政策文件,釋放1000米以下空域資源,同時依托秦創原平臺打造“空天動力”等省級創新聯合體,特別是“三項改革”推動制度性突破,打通產學研融合之路,進一步激發了低空經濟的發展活力。陜西水務發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張錦英教授團隊建立合作,推動“石墨烯穩定包覆固態儲氫技術”轉化,成功打造國內首架氫動力無人直升機,續航達100分鐘,在零下30攝氏度的極寒環境下穩定運行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產業勢能與政策動能形成合力,低空經濟正從技術驗證邁向場景革命。榆林至西安城際低空物流航線成功首航,在榆林和西安之間架起了580公里的“生鮮高速”;安康瀛湖景區低空旅游航線2024年接待游客26.4萬人次,有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無人機為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和應急救援插上智慧翅膀,實現“一鍵調派”……這些變革昭示著,低空經濟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未來,隨著更多應用場景的解鎖和科技創新的強化,陜西低空經濟將持續翱翔于更廣闊的藍天,繪制出一幅幅壯麗的低空經濟畫卷。隨著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這片曾經靜默的空域正煥發出驚人的經濟活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極。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