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讓企業信用一鍵修復
2025-03-28 09:21:12?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廣州日報評論員 皇甫思逸 3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正式上線運行市場監管信用修復全國統一平臺(以下簡稱統一平臺),助力經營主體高效便捷開展信用修復,全面支撐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 市場經濟本質是信用經濟。信用之于企業,如同誠信之于個人,是其在市場中立足的根本。一旦企業信用受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就很容易陷入“一次失信、處處受限”的局面。讓失信者“無處遁形”,對于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自然有益,但也必須看到,信用懲戒的初衷絕非將企業“一棍子打死”。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給企業提供糾錯、修復信譽的機會,不僅是對積極履行法律義務被執行人的正向激勵,也是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從《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等政策出臺,到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托“信用中國”網站不斷加強信用修復“一網通辦”建設,推動切實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再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出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政策,構建統一的信用修復制度,無不彰顯出國家對企業信用修復的高度重視。從地方實踐來看,各地也紛紛拿出實招硬招——廣州縱深推進信用修復“一件事”,近日升級上線信用修復“即刻辦”服務;濟南的網上“一窗受理”便捷修復,去年助力全市7400余家經營主體重塑信用;北京去年推出“免申請”信用修復新政,讓9萬家企業“無感修復”……各種創新舉措,不斷深化信用提升,助力企業信用修復提速。 但在實際操作中,企業信用修復周期長、?信息更新滯后?等現象依然存在。除了企業自身的原因外,各地公示平臺五花八門、信用修復涉及部門眾多、流程煩瑣冗長、材料準備復雜等,都成為企業辦事的難題。在此背景下,統一平臺的出現正當其時。針對不同系統間信息同步不及時、不完全,各地修復標準不一、材料要求各異,企業“找不對門、問不到人”等問題,統一平臺一方面打破了區域壁壘,通過跨省數據傳輸通道,實現異地信用修復,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另一方面突出一個“減”字,減少了申請材料、統一規范了文書格式,有助于提高辦事效率,節約時間成本。此外,全面覆蓋違法失信信息、彈窗提醒其他部門信息等功能也將進一步優化信用修復工作機制,助力經營主體高效重塑信用。 借著統一平臺上線的契機,各地職能部門也當積極作為,為企業信譽修復做好服務,進一步釋放經營主體活力。譬如,盡快接通數據傳輸通道,建立常態化數據對接機制;打造線上線下咨詢專線,提供精準幫扶和指導;廣泛宣傳信用修復政策和流程,增強企業誠信自律意識,引導經營主體及時糾正失信行為;等等。 企業信用是打開市場大門的“金鑰匙”。不斷疏通信用修復流程中的“梗阻”,推進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方能更好幫助企業卸下包袱,讓其輕裝上陣再出發,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