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人也都有理想,但多寫在作文里、講演里、決心里,而他不是,他身體力行地去做,他的人生就是一個規劃。
他去過澳大利亞等世界很多地方考察農莊的經營,他不是隱居的詩人,但他喜歡讀書,還看過我寫的閑書,現在,雇傭近百人園丁,有一山又一山名貴樹木,有清高的別墅,有林里的風、坡上的月亮,半夜有狗叫,還有警惕的鵝不時“嘎”幾聲……
他真實地毫不折扣地實現了人生最初而且一直堅持的理想。很美。很幸運。
我無限羨慕他,因為他是個真正行動的理想主義者。
有理想,還理想主義,更可怕的是,他全實現了。
飯后,吹風,漫天星星,他笑說,也不是沒有缺憾,理想與現實永遠無法天衣無縫地重疊。我很好奇,那缺憾是什么呢?他的答案居然是:飛蛾!理想里的那些飛蛾。
原來,他有個心病,害怕夜里的飛蛾、螢火蟲、金龜子等昆蟲。可是只要有光,山里都有這樣飛舞的小精靈。特別是飛蛾,好看的,丑陋的,詭異的,平凡的,大型的,精致的,什么都有。所以,每天晚上,他都要請管家在他房間“清蛾”。
我以為,他會為此感到不開心。因為理想意味著完美。
他說,不,理想的“完美”與“真實”,他更在乎的是真實,理想里的那些飛蛾,如同美人臉上的雀斑,讓他更真實地生活在理想里,更踏實地感到實現理想的幸福。(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