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地區中稻生產總體正常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1-06-22 編輯:黃水來
中新網6月22日電 進入6月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局部地區出現“旱澇急轉”,在緩解旱情的同時也給部分地區中稻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據農業部網站消息,各地立足抗災奪豐收,狠抓各項措施推進科學抗災,最大程度減輕災害影響。從各地反映情況看,中稻栽插接近尾聲,進度快于去年同期,預計中稻面積保持穩定,在田秧苗長勢良好,中稻生產形勢總體正常。 農業部強調,要抓住近期降雨的有利時機,抓緊稻田翻耕、搶栽搶插,加快中稻栽插進度,確保面積落實,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中稻栽插任務。對栽插期偏遲的中稻在秧苗返青后及時追施分蘗肥,根據水源條件進行曬田。在拔節孕穗期及時追施穗肥,促進二、三類苗的提質升級。 要加強病蟲情報監測,因地制宜大力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重點組織防治好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病蟲害。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前落實防御措施。 一旦發生災情迅速組織干部和技術人員深入受災一線,指導農民扶苗洗苗,排澇降漬,促進苗情恢復。對因災絕收地塊,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調劑調運,及時改種補種。 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天氣及災害情況,農業部要求各級農業部門搶前抓早,不誤農時,強化指導服務,抓好田間管理,努力為中稻豐收打好基礎。 一是強化部署指導,確保中稻面積穩定。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旱情發展,通過召開專題會議、下發緊急通知及時部署抗旱減災工作,千方百計落實秋糧面積。湖南、安徽啟動抗旱III級應急響應,全力抓好抗旱救災。湖南派出14個由廳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分赴各市州實地督導。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