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生長痛”
來源:39健康網 2011-08-15 編輯:黃水來
1、為什么孩子會有“生長痛”? 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生長痛主要表現為間歇發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為鈍痛,也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拉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關節,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疼痛呈無規則間歇發作,常在夜間出現,持續數分鐘至幾小時不等,無游走性,肢體活動不受限。疼痛發作時不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癥狀。 生長痛的原因目前在教科書上還沒有確切的介紹,但醫學界普遍認為,生長痛的發生是由于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骨骼的生長速度較快、而肌肉和韌帶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快慢不均導致肌肉和韌帶被牽扯而引起疼痛。而不像很多父母認為是缺鈣的緣故。 2、哪個年齡的孩子最易出現“生長痛”? 在臨床實踐中,3~6歲及8~12歲的孩子發生生長痛的情況較多見,其中尤以3~6歲居多。但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生長痛。 3、哪個身體部位容易出現“生長痛”? “生長痛”的常見部位由于生長痛的特殊原因,使得疼痛部位不固定,凡是屬于下肢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疼痛現象。而小腿肚、大腿、膝蓋窩3個部位,是最容易出現生長痛的位置。 4、哪個季節最容易出現“生長痛”? 雖然春天是公認的長個子的季節,但生長痛卻與季節性無關。生長痛在一年四季內均可出現,并且沒有出現某個季節發病特別普遍的情況。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春夏兩季容易出現生長痛,可能與這個季節的溫度適宜孩子外出活動有關,如果孩子在冬季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運動強度,生長痛同樣容易發生。 5、通常一天中什么時間突然發作? 與其他腿部疼痛癥狀不同,生長痛多出現在晚上甚至午夜時分,在孩子休息時疼痛才變得明顯,而在活動中往往感覺不到疼痛。而且很有可能出現晚上疼痛,而早上醒來卻一點也不疼的情況。 6、生長痛的孩子往往還伴隨有哪些表現? 國外有研究表明,出現生長痛的孩子,在詢問他們的病情時,有38%的孩子會抱怨自己肚子疼,21%的孩子同時出現頭疼,還有21%的孩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這些狀況雖然不屬于生長痛的范疇,但是經常伴隨著生長痛出現,在生長痛消失之后,這些癥狀也會隨之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