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土地成交價款21年增長6732倍
來源:中國網 2011-09-28 編輯:黃水來
高房價早已備受詬病,民間多將其根源指向土地財政。但是,土地財政對賣地收入的依賴到底有多大,始終是個謎。昨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管清友在其微博中對此進行了披露,結論令人震驚:1989年至2010年的21年間,全國土地成交價款增長了6732倍,而賣地收入相當于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漲幅也超過300倍。 土地成交款:從4.5億飆到3萬億 管清友在微博中列出的這份名為《土地成交價款相當于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的統計表,逐年列舉了從1989年到2010年的土地成交價格、地方財政收入及比例3部分內容。從表中可以看出,數字增長之快令人咂舌。 就土地成交價款來說,1989年為4.47億元;1991年突破百億,為101.87億元;此后逐年增長,期間稍微波動,但大部分時間維持在五六百億元。但到了2001年突然大增,從前一年的不足600億元,猛漲至1296億元。此后的10年間,這一數字更是逐年飛漲,2007年突破萬億,為12216.72億元,2010年達到令人吃驚的30108.93億元,與上年度相比,增長了70%以上。 而從1989年的4.47億元,到2010年的30108.93億元,21年間土地成交價款增幅達到6732倍。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