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昨公布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
來源:福州新聞網 2011-11-12 編輯:林洪熙
福州新聞網訊 11日,福建省教育廳公布《關于2010年全省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的通告》。調研結果表明,我省漢族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大部分身體素質、營養不良檢出率及齲齒發生率等均得到顯著的改善,但學生屈光近視率上升,鄉村學生身體機能指標顯著地落后于城市學生。 據了解,按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生部、國家民委、科技部、財政部關于印發<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去年省教育廳、體育局、衛生廳、民宗廳、科技廳、財政廳聯合開展了2010年福建省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調研涉及福州、廈門、邵武三地中、小學24所及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4所大學。 調研統計了7~22歲的漢族學生8800名,對適齡漢族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及健康狀況等4個方面進行檢測。調研組將2010年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與2000年及2005年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我省漢族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大部分身體素質、營養不良檢出率及齲齒發生率等均得到顯著的改善,但力量耐力素質下降,屈光近視率上升。 調研結果顯示,2010年我省城鄉男女學生身高、體重和胸圍均比2000年和2005年有明顯的提高,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長1厘米,體重增加0.5千克”的世界范圍內人群平均增長速度。身體發育勻稱有所改善,尤其是“豆芽”型得到明顯改善;生理機能中肺活量/體重指標水平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顯著提升,扭轉了2001年至2005年期間顯著下降的頹勢。身體素質中城市男女生速度素質的總體水平進一步提升;下肢爆發力素質總體水平提升,扭轉了鄉村學生爆發力素質停滯的局面;耐力素質明顯提高;柔韌素質的總體水平提升。此外,學生營養不良發生率和齲齒發生率下降。 調研結果顯示,我省學生體質與健康存在4個主要問題。一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城鄉差異依然存在,鄉村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肺活量等身體機能指標,均顯著地落后于城市學生。二是身體機能中肺活量/體重指標的總體水平雖有顯著提升,但與10年前比仍呈負增長。三是身體素質中,男子斜身引體與引體向上,女子仰臥起坐的總體水平繼續走低,尤其是鄉村初中、高中男女生及城鄉男女大學生水平均連續下降。四是學生視力低下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福州晚報記者 湯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