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女性教育,還是性別平等教育
www.shockplant.com?2011-04-12 08:08?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3月28日上午,廣東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召開廣東省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編制網絡問策網友座談會。原本這是一個很“給力”的會,議題涉及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眾多領域,囊括了社會反映突出的上學難、入托難、家庭暴力、流動婦女兒童的社會福利等問題。可是,關于這個會,傳得沸沸揚揚的,卻是另一個角度的新聞:廣東將進行試點,要從小學進行“女性教育”。

話題源自一名72歲的前女子中專的女校長在現場的獻策,她羅列了一系列她認為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包括芙蓉姐姐、求美減肥而餓死,女大學生、研究生“傍大款”甚至當“三陪小姐”,甘當“全職媽咪”甚至是“二奶”或“小三”。她認為:“這些都算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敗筆!”

有鑒于此,這位前女校長開出的藥方是:當代女性教育要培養女性“敢于并有能力超越自我、超越男人、超越前人,沖破擋在面前的‘玻璃天花板’”;“要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認識到必須跟得上社會發展而且有更快的速度,不當‘木桶理論’中那塊‘短板’”;女性應“學會在男女還不那么平等的社會環境中脫穎而出”。

應該說,這名女士關心的議題確實攸關性別平等,只是藥方開錯了。作為一個來自教育界的人士,她的建議原本無可厚非。就此,廣東省副省長、省婦兒工委主任雷于藍回應說:“我很認同你的觀點。因此,我們在編制規劃時……在廣東進行試點,從中小學女生開始進行以‘四自’精神為核心的女性教育。從試點中取得經驗,然后再逐步推開?!?/p>

這個“四自”教育,始于1983年,由全國婦聯面向全國婦女推廣開展,那時候的“四自”是“自尊、自愛、自重、自強”。到了1988年,改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只改兩字,意義卻很深遠。但不管怎么改,這個“四自”教育的弦外之音,就是女性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是因為女性不夠“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女性的權益得不到保障,源自女性自身的“素質”。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