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璇,現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學委會副主任,福建省農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1981年-1985年技術員,從事水稻螨類研究;1985-1992年實習研究員從事水稻、食用菌螨類研究;1992-1994年助理研究員從事農業螨類、線蟲研究;1994-1998年助理研究員主持福州市科委重大科研項目1項、福建省科技廳“九五”攻關項目1項及國家外專局引智項目3項;1998-2001年副研究員主持福建省科技廳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外專局重大推廣項目1項,中國-日本合作項目1項、中國新西蘭合作項目1項;2001年至今研究員主持國家科技部、國家外專局、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計委等7項重大科研、推廣項目和福建省支援西部建設項目1項。1999年5月-2002年5月被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院動物生態系破格錄取為論文博士研究生(日本文部省出資培養),2002年3月通過北海道大學學位委員會評審。同年6月28日獲得北海道大學農學博士學位。 主持的課題先后獲得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7年農業部中華科技獎二等獎1項、2000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4年、2006年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140篇,專著1本;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注冊7個商標,辦起了中國第一個天敵捕食螨產業化基地,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質的跨越,開拓了中國天敵商品化新局面。并首次在我實現了天敵出口,為我國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和生產無公害農產品作出重大貢獻。 1999年被評為福建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2000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1年被評為福建省農業科技先進個人、2003年當選中國婦女“九大”代表、2004年被評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一、二層次人才、福建省十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者、第二屆福建省優秀巾幗發明家、2006年度被評為福建省三八紅旗手。2009年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首批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