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
未來可能有千萬失獨家庭
商報記者:目前國內失獨家庭數量有沒有具體數據?
易富賢:目前失獨家庭到底有多少,我沒有確切數據,前段時間媒體上說有上百萬家庭。
但失獨家庭的增加速度確實非常令人擔憂,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從1975年到2010年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家庭,其中七成生于1991年之后,五成產生于1998年之后,也說明獨生子女家庭在加速增加。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齡別死亡率(最近10年變化不大)計算,每出生1萬人,有360人在10歲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之前死亡,760人在44歲之前死亡。假設母親平均在26歲生孩子的話,那么這2.18億獨生子女家庭的母親到51歲的時候有1000萬已經失去了獨生子女,到70歲的時候有1656萬已經沒有了孩子。
現在正常人群就有1/8家庭不孕不育;婦女生育能力在27歲就開始下降,而人們普遍晚育,孩子10歲以后夭折,母親補生的機會非常渺茫。
聲音
僅靠物質幫扶肯定不夠
商報記者:《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養老保險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養老保障工作,積極探索為獨生子女父母、無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養老服務補貼和老年護理補貼。這是不是說明政府也在逐步重視對這個群體的幫扶?
易富賢:龐大的失獨家庭是中國特色,近年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的關注,比如各地提高對失獨家庭的幫扶力度。但僅靠物質幫扶肯定不夠,尤其是心理關懷方面目前幾乎是空白。
商報記者:如何解決失獨家庭的困境?
易富賢:目前上百萬失獨家庭相對于中國人口基數來說還可控,如果政策操作得當,鼓勵個人和民間組織的參與(尤其是心理慰藉,光靠政府是難以奏效的),政府和社會是有能力讓失獨父母安享晚年的。
但是一旦有上千萬失獨家庭的存在,政府將有心無力。而其他家庭也大多是獨生子女,這些子女照顧自己的父母都已經是自顧不暇,更是無力照顧失獨家庭。也就是說今后政府和社會對失獨家庭的幫扶能力都將下降。當務之急是調整人口政策,遏制獨生子女家庭增加的趨勢,從而從根源上減少今后失獨家庭數量,并能增加政府和社會應對失獨危機的能力。
- 2012-08-07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
- 2012-08-06省人口計生委舉辦“國學與修養”講座
- 2012-08-01河北秦皇島強降雨持續 受災人口逾37萬
- 2012-08-01外來人口拖后腿純屬偏見
- 2012-08-01“生活質量下降”因為外來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