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點研究院建在企業 — 浙江科技體制改革的重大創新實踐(上) 本報記者 宦建新 編者按 就像當年“支部建在連隊”一樣,“”體現了浙江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和更好的政府服務作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重大戰略意圖。這是浙江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有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破解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重大創新實踐。浙江的創新與探索,給我們提供了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新的思路與經驗。 這是兩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2012年9月,浙江省政府決定首先在純電動汽車產業開展以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為重點的“三位一體”產業技術創新試點。至此,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工作正式起步。而這一天,離2012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核心戰略只有大約兩個月時間。 2014年7月25日,浙江省在新昌縣召開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現場會。以省政府名義召開這個現場會,在浙江省乃至在全國也是不多的。以推廣新昌的經驗和制定企業重點研究院建設與管理試行辦法為標志,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發生在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上的這兩個歷史節點,強烈地表達了浙江省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心情。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喜中有憂,喜是難得的喜,憂是深層次的憂。浙江省政府提出,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把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的重大創新舉措來抓,抓出成果,抓出效益。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重點研究院建在企業”適應了浙江省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需要,是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一個重要的戰略決策。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省委書記夏寶龍、省長李強多次就科技創新工作開展調研,作出重要批示。分管副省長毛光烈具體抓,從在企業建設重點研究院的提出,到親自主持開展“三位一體”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從試點到全面推進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期望實現新突破,抓出成效來。 根據創新鏈部署重點企業研究院,這是浙江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 突破在于,浙江省形成了根據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根據創新鏈建立企業重點研究院的體制和機制,一批創新成果將有力地拉動制造業新的投資。 針對浙江省新興產業發展現狀,瞄準產業發展目標,浙江省加強頂層設計,在純電動汽車、現代醫藥、氟硅新材料、智能紡織印染裝備、智慧城市大型操作系統軟件等12個產業部署了96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每一個重大產業都有若干家重點企業研究院組成攻關梯隊。 為加快發展純電動汽車產業,浙江省根據創新鏈先后兩批選擇汽車整車、汽車電子、動力電池、電池材料等領域部署11家重點企業研究院;為加快發展現代環保裝備產業,首批建設了菲達環保、盾安、東大等3家重點企業研究院,進行現代環保裝備產業智能化、自動化、成臺套化方向的研發和產業化;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裝備產業,圍繞倉儲物流裝備、裝卸物流裝備、智能化系統集成和關鍵部件及配套四大領域部署4家重點企業研究院…… 不到兩年,浙江省政府已安排建設補助經費6億元,浙江省科技廳安排重大技術攻關專項資金1.02億元,帶動重點企業研究院投入研發經費58.09億元。 助力企業躍上產業發展制高點 通過建設重點研究院,企業站在了新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前沿和制高點。 超威集團是一家從事鋰電池生產的企業,電源研究院為確保能走在行業技術創新的前列,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系統,投入1.3億元建設先進的科研平臺,聘請6位院士和國內外一流專家,完善了創新的管理機制。重點研究院建設以來,共申請國家專利122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電芯、模塊、系統的研究方面,與院士合作開發成功多款純電動車用動力電池,原子經濟法鉛回收研究成果顛覆了傳統鉛回收的工藝方法,在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等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浙江和仁智慧醫療操作系統軟件研究院,率先在行業開展“智慧醫療”全方案體系建設,以電子病歷、云計算、智能終端等操作系統技術為突破口,在高端電子病歷相關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這是浙江省發展智慧醫療新興產業部署重點企業研究院中的其中一家。常務副總經理傅學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重點企業研究院這是對企業創新思路和研究院建設模式的一個突破,是將企業創新融入產業創新鏈的一種制度保障。有了重點研究院我們創新目標看得更準,企業的主體地位才能顯現。 重點企業研究院的建設,使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2013年,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新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總數931項,獲得科學技術獎勵共154項,開發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共負責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49項、行業標準47項,引進青年科學家120名、“海外工程師”88名。今年1—6月,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395億元,同比增長7.8%,高于規上工業1.4個百分點。 改革創新的浙江“五大探索” 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既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政府更好的作用。圍繞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浙江進行了五大探索性的改革創新: 一是實行了合同式的責任書管理制度。浙江省頂層設計,將責任書作為全程管理的基石。簽訂責任書是科技管理體制的重大突破,是加強政府科技經費全過程管理的基本依據。企業及有關市、縣(市、區)協商起草責任書,簽訂責任書。逐步建立起企業按市場產業需求出題,向資助的各級政府交題,政府負責動態評價、滾動支持的運行管理機制。 二是實行了“三合一”的科技計劃編制制度。在“三位一體”技術創新試點中,將相關的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青年科學家培養和企業重點研究院建設專項經費“三合一”,集中資金支持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經費由省一次性補助500—1000萬元,并每年安排至少一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補助100或150萬元,市縣1∶1給予配套。 三是實行了產學研用政的協同推進制度。充分發揮重點企業研究院在突破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瓶頸、補長創新鏈短板、拉長產業鏈中的核心主體作用,加快構建新興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企業與相關高校院所合作,引進研究生團隊,抓好每周“5+2”、(4+3)的協同攻關。企業與一批國內外著名企業合作。中國電科智慧環保、航天科工智慧安居、中科領航汽車電子等20家央企業與外企業進入浙江。兩年來,浙江省內高校派出青年科技人員106人到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工作。還引進了一批“國千”與“省千”人才到重點企業研究院創業。 四是實行了省一個部門牽頭,各部門協同推進的制度。比如,浙江省科技廳牽頭負責氟硅新材料、現代農業裝備、工業流程裝備、智慧醫療操作系統軟件產業,發改委、經信委等配合;省發改委牽頭負責純電動汽車、現代環保裝備、現代物流裝備產業,省科技廳、經信委和人力社保廳等配合;省經信委牽頭負責智能紡織印染裝備、光伏裝備、現代醫藥、船舶裝備、智慧城市大型操作系統軟件產業,省科技廳、發改委和人力社保廳等配合。同時,省科技廳負責組織實施重大瓶頸技術攻關,省人力社保廳、省教育廳等單位組織實施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 五是實行了省帶市、縣(市、區)的建設制度。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由省級部門牽頭,各市、縣(市區)配套聯動,形成全省各層級梯次培育建設機制。 |
- 2014-01-09中科院院長在人民日報撰文談科技體制改革
- 2013-12-20習近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增強科技創新活力
- 2013-11-10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大以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述評
- 2013-11-09十八大以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2013-07-18習近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增強科技創新活力
- 2013-02-21溫家寶: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促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