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為慶祝首個“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聯合國舉辦了多項活動。圖為潘基文手持來自那不勒斯阿斯卡爾難民營的三名女學生發明的盲人電子手杖。(資料圖片)
二十國集團婦女會議。 編者按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正式通過以來,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等國際組織通過召開國際會議、發起性別平等相關倡議、發布婦女和女童生存狀況相關報告和舉辦國際主題日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該議程性別平等目標的落實和執行。本文將對這些重要舉措進行梳理,并簡要概括“2030議程”通過以來,性別平等工作的進展及其面臨的挑戰。 ■ 李英桃 王海媚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下簡稱“2030議程”)正式通過以來,國際社會將其視為實現性別平等的重要契機。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等國際組織通過召開國際會議、發起性別平等相關倡議、發布婦女和女童生存狀況相關報告和舉辦國際日主題活動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了該議程性別平等目標的落實和執行。 國際社會推進性別平等目標的舉措 ——召開國際會議 2015年9月,聯合國婦女署與中國政府在紐約共同召開了以“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從承諾到行動”為主題的全球婦女峰會。會上,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贊賞了中國政府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自1995年《北京行動綱領》通過以來,在實現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和女童權能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時指出,這個進展是緩慢的、不均衡,甚至還有倒退的現象,在世界范圍內實現性別平等任重而道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評價了“2030議程”的積極意義,同時宣布中國將向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為《北京宣言》《行動綱領》和“2030議程”的執行提供資金支持。 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婦女會議(W20)在中國西安成功舉辦,與會代表討論了將性別視角納入全球經濟治理、婦女就業和創業、提高婦女社會保障、婦女在數字經濟中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及大力打造女性網絡等四方面的重要問題,并通過了《2016年二十國集團婦女會議公報》。 此外,聯合國還召開了以性別平等各個具體目標為主要議題的國際會議。2016年2月,聯合國消除針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召開會議,呼吁在減災決策、資源管理、醫療衛生、獲得社會保護以及獲得早期預警等方面消除性別差距。2016年6月,聯合國大會召開了高級別主題辯論,討論極端暴力主義對兒童與青年的影響,認為應打擊暴力極端主義以保護兒童與青年,尤其是保護婦女與女童的合法權利。 ——相關呼吁和倡議 2015年9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峰會上,巴基斯坦女童英雄馬拉拉·尤薩夫扎伊向世界各國領導發起呼吁,強烈要求保障包括女童在內的所有兒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權利。 在2016年9月的“每個婦女每個兒童”活動中,潘基文正式發起了“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戰略”,并呼吁國際社會加倍努力,力爭在2030年前結束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中可預防的死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也出席了這次活動并發表講話。 2016年3月,聯合國發起有關促進性別平等和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全球性倡議行動,婦女署執行主任姆蘭博-努卡表示促進性別平等和實現男女同工同酬行動必須由上向下推進。只有讓各國領導和各界精英都參與其中,才能逐步改善女性在平等獲得教育、就業、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機會。 ——發布婦女和女童生存狀況相關報告 2015年12月,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的《201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表明,在全世界需要人道援助的1億人口中,約有2600萬是處于生育期的婦女和年輕女性,然而她們的健康往往在人道救援中被忽視。人口基金強調在危機情況中應充分重視育齡婦女的衛生保健工作。 2016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最新《教育領域性別不平等電子圖冊》顯示,全世界從未上學的女童人數比男童多出一倍。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強調,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阻礙婦女或女童發展的歧視和貧困問題,國際社會將永遠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6年4月,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發布報告指出,盡管殘割或切除女性生殖器的行為在幾內亞受到國內法律和國際法的禁止,但該國接受過割禮的15歲~49歲的婦女和女童比例仍維持在97%左右。報告建議各國政府加強立法和有效執法,對每一起殘割或切除女性生殖器行為的可疑案例進行徹底調查,將實施者及其同伙繩之以法。 ——舉辦國際日主題活動 2015年11月,聯合國舉行了“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主題活動。潘基文表示,暴力侵害婦女和女童行為具有普遍性,即使在和平地區,包括殺戮女性、性攻擊、割禮、早婚和網絡暴力在內的針對婦女和女童的暴力行為依然長期存在。他號召所有人一同制止這一罪行,使婦女和女童享有她們應得的安全世界。 2016年2月,為慶祝首個“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聯合國舉辦了多項活動。伊琳娜·博科娃在活動中強調,必須提高婦女和女童在各個層面的科學教育、培訓和研究活動中的參與度,為婦女和女童的科技賦權進行投資。 2016年5月25日“非洲日”的主題確定為“重點關注婦女權利的人權”,潘基文在此次活動中鼓勵非洲各國領導進一步關注婦女人權問題。2013年非洲聯盟剛剛通過的50年發展規劃《2063年議程》也將投資于人民,尤其是婦女和青年列為了該議程的優先發展事項。潘基文認為,非盟各國應該按照這樣的設想積極實踐,把婦女納入到執行“2030議程”和《2063年議程》的大軍中去。 此外,“2030議程”之性別平等目標還被納入發展戰略中。2015年11月,國際勞工組織制定了《2015~2017年發展合作戰略》,該戰略將“人人享有體面勞動”繼續作為未來工作的重點,同時強調體面勞動在“2030議程”中占據突出位置。 實現“2030議程”面臨的挑戰 當然,實現“2030議程”的性別平等目標也面臨諸多挑戰。聯合國婦女署2015年公布的《世界婦女進展2015~2016》報告顯示,雖然全球目前積累了大量財富,但婦女卻不能充分從經濟發展中獲益。實現性別領域的實質性平等,需要改變當前的經濟結構。當地的社會習俗、傳統文化和陳舊的性別觀念也是實現性別平等目標的重要挑戰,比如在某些地區廣泛存在的割禮;生活在赤貧中的父母或兄長以嫁出年幼女童的方式來減少家庭開支,等等。 2016年7月,為了更好評估2015年至2016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情況,并配合聯合國首屆高級別政治論壇的舉行,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發布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情況秘書長報告》,對“2030議程”目標5的前5項具體目標的進展分別進行了統計和總結。綜合來看,相比于過去,國際社會在消除對婦女和女童歧視、消除對婦女和女童一切形勢的暴力行為以及確保婦女全面有效參與各級政治、經濟和公共生活的決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性別平等問題仍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一項長期挑戰,性別不平等仍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需要國際社會、世界各國和各利益攸關方的共同努力。 (李英桃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導,王海媚為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研究》編輯部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