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女性與高等教育:讓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雙贏
www.shockplant.com?2018-07-04 17:05:50? 劉伯紅?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仍面臨挑戰

實現教育公平不僅體現在入學機會平等上,同時還應體現在教育過程平等和教育結果平等上,結果的平等顯示了實質上的平等。高等教育結果的平等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衡量:一是學習能力,二是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位置。現有研究表明,我國高等教育在教育過程、特別是教育結果上還存在不平等。

例如,在中國,女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求職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常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顯性或隱性的歧視;二是女大學生的就業結構明顯低于男生,“高能低就”現象普遍存在;三是相同專業女大學生的實際收入低于男生。

更為突出的是,我國高等教育中“傳統角色定型”問題還普遍存在,限制了男女兩性發展的空間。傳統觀念認為,女生適合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男生適合學習工程技術專業。

與此對應,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專業和學科上的性別隔離現象仍然存在,體現在女生主要集中在師范、醫護、語言、財會、社工等與女性傳統角色相關的、職業聲望不太高的所謂“女性學科”中。而男生則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金融、工程建筑、高科技、外交外貿等一些職業聲望和收入較高的所謂“男性學科”中。例如,2015年,某高校招收的101位機械工程系本科生中,100個是男生,只有1個是女生。

國際勞工組織曾就勞動力市場上的職業性別隔離現象做過統計,在全球勞動力市場上,所謂“適合男性”的工作,是所謂“適合女性”工作的7倍。高等教育中專業學科隔離的直接影響,會導致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性失業,延續和鞏固就業領域中的“行業職業隔離”。

因此,爭取教育結構、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平等,仍然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當然,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一個深層的文化和體制問題。當我們看到女性在高等教育中所獲得的成就時,還應看到存在的差距和挑戰。筆者認為,應深化教育理念、教育體制、教師隊伍、教育環境的改革,將性別平等和社會公正納入人類知識體系的改造,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使教育真正成為所有人平等、發展與幸福的助推器,成為一個國家民族不斷奮進的軟實力。

(作者為中華女子學院教授)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亚洲欧洲美洲熟女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 日本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