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婦聯要聞 > 正文
改革開放40年,婦幼健康事業取得輝煌成就
www.shockplant.com?2018-12-04 10:14:38?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40年,女性保健從“談癌色變”到“防患未然”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賈瑩瑩

2017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迎新春聯誼會上,結識了62歲的宮頸癌患者于文芝,當天她與來自婦科腫瘤病房的十幾位姐妹一起載歌載舞。

事實上,在演出前的一周,于文芝因宮頸癌二次入院,但是病情再次惡化沒有讓她對追求美好生活失去信心。一年后的今天,于文芝早已出院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她成立了玫瑰姐姐旗袍小鎮聯盟,帶著和她一樣的姐妹們,穿著旗袍,展示著她們獨特的“夕陽之美”。

從“談癌色變”,到主動配合治療,坦然和淡定的接受癌癥,再到如今用積極心態與癌癥做抗爭,于文芝健康觀念的變化,折射出中國女性對癌癥的認知和對疾病態度的巨大轉變。

從婦科腫瘤病人“四分五裂”地被分配到不同科室做治療,到成立專門的腫瘤病房“因人施策”,到婦科腫瘤得到社會關注并由政府出資進行免費“兩癌”篩查,再到宮頸癌疫苗上市。女性健康,尤其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防控防治,成為改革開放40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

2008年,全國首家婦科腫瘤病房成立

對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科腫瘤病房主任李秀琴來說,2008年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當年院里成立了全國首家集放化療為一體的綜合性婦科腫瘤病房?!坝捎谝郧皼]有專業的婦科腫瘤病房,婦科腫瘤患者被分配到不同科室,導致很多患者沒有固定醫生持續跟進。腫瘤病房成立后,專業得到劃分,治療更加精細,患者治療質量有了顯著提高?!?/p>

“病房成立之初,我們只有30張床,但是目前130張床都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崩钚闱俑嬖V記者,目前病房的床位利用率可達到110%。在眾多惡性腫瘤中,“宮頸癌”和“乳腺癌”對于女性健康一直都是最大的威脅,但是這兩個女性健康“殺手”完全可以通過早篩查、早診斷將其“扼殺”在萌芽階段。

女性“兩癌”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我國上海等一線城市就已經開始對大型紡織廠的女工用“巴氏染色”法對宮頸癌進行篩查,宮頸癌的發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紀90年代初,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實現了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2009年,衛生部、全國婦聯關于印發《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讓“兩癌”篩查真正走到了鄉村,走到貧困婦女身邊,為她們的健康又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線”。

2011年,遼寧省首次將免費為31萬農村適齡婦女進行健康體檢和保健教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遼寧省的“兩癌”篩查實現了全省農村婦女全覆蓋,女性健康保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記者從遼寧省婦聯了解到,2009年以來遼寧省婦聯和省衛計委聯合組織2829261名婦女參加“兩癌”免費檢查,累計發放6745萬元“兩癌”救助資金,救助“兩癌”患病貧困婦女7045人。

事實上,中國女性不僅在腫瘤治愈數量和救助數量上有大幅度提升,腫瘤患者對于治療的預期和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單純延長生命,到現在追求生活質量;從乳腺癌的“全乳切除”,到“保乳手術”,再到“乳房重建”;從宮頸癌的“突如其來”,到“提前預防”,這一切都讓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得到極大保障。

隨著科技發展,互聯網醫療的廣泛應用也會給中國女性健康帶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李秀琴告訴記者,雖然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為女性提供“兩癌”篩查,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還有很多女性保健意識沒有提升,而互聯網技術可以將防癌、抗癌理念及時傳遞給女性,提高她們關注健康的意識。同時,通過遠程醫療、簽約家庭醫生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對于李女士這代人來說,趕上了開放改革的時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未來才有了另一種可能……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伊人大蕉香中文字幕青青 | 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偷窥国产在线91 | 亚洲色成久久一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