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迫切需要振興鄉村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有效治理。本文作者認為,女性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更是推動者。應充分發揮女性在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旅游發展和鄉村治理中的獨特作用,讓文明鄉風融入農村女性日常生活,推動女性在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參與和培訓,加強鄉村女干部培養與選拔,助力鄉村治理。
■ 王克修
2019年第11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鄉村振興迫切需要振興鄉村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有效治理。而婦女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更是推動者,應充分發揮女性在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旅游發展和鄉村治理中的獨特作用。
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治理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鄉村振興。其中,鄉村文化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而且對于鄉村組織振興、生態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具有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鄉村旅游和鄉村治理猶如“源頭活水”,引進得越多,就越能給鄉村振興的“池子”有效蓄水。
讓文明鄉風融入農村女性日常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既要發展農村產業、壯大農村經濟, 更要激活鄉村文化、提振農民精神。隨著物質生活由溫飽向小康轉變,文化小康與文化振興提上議事日程。在絕大多數鄉村人口解決溫飽后,存在的問題是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之間不對稱,物質獲得感與文化獲得感不均衡。在一些地方,人們富了口袋窮了腦袋,鄉村存在向“去文化”方向蛻變的隱憂。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男性勞動力流向城市,廣大農村婦女被推到社會活動的前臺,成為農村各項活動的主要角色。女性農民往往喜歡文化交往和精神交往,最喜歡非正式交往,且具有信息傳遞快和影響大等特征。女性農民通過“走親戚”“趕集”相互交流、傳播信息,并且通過信息傳播產生某種行為模式。
女性在人際交往方面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女性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可以鄉土為根基、以鄉情為紐帶,發揮女性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推動農村女性成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倡導者、引領者、踐行者。使尊老愛幼、睦鄰友好新風尚在鄉村蔚然成風, 讓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融入農村女性日常生活,以潤物無聲的形式深入農民的內心世界, 內化為行為準則, 增強農民的凝聚力以及對鄉村社會的依賴感和歸屬感。
男女平等、兩性共同發展是先進性別文化的重要內涵,也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在鄉村文化建設中要充分重視先進性別文化建設,不斷扭轉和消除性別偏見,使男女平等成為人們普遍遵循和認同的價值觀。
推動女性在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參與和培訓
發展鄉村旅游能夠把鄉村勞動力最大限度地留在本土,解決因父母外出務工引發的留守兒童問題、老人贍養問題等;有效解決農民社會生活保障問題;能夠有效促進城鄉結合,縮小貧富差距, 實現共同富裕;有助于優化鄉村經濟模式, 給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不論是在“鄉村民宿”“一村一品”建設,還是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和非遺傳承項目建設中,女性都大有可為。在鄉村旅游景觀設計、鄉村自然資源開發、鄉村特色產品打造、鄉村民宿經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方面, 女性都富有愛心和創造力,其廣泛參與可以提高鄉村旅游開發的品質。
發揮女性在鄉村旅游中的作用,需加強對女性從業者的培訓:針對鄉村旅游從業女性不同年齡層次特征,采取靈活的方式,選擇實用性、操作性強并易于為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掌握的內容;采用小規模持續性實踐教學與網絡、電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針對鄉村旅游產品個性化、體驗性強的特點,設計個性化培訓內容,通過培訓引導鄉村女性勞動力實現多元化就業;對于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低的女性,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旅游服務技能、特色旅游產品加工、養殖、種植等方面的培訓。在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地區,對有外出打工經驗、文化程度較高的返鄉女農民工,可以引導其參與鄉村旅游創客項目、參與旅游電子商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
加強鄉村女干部培養與選拔,助力鄉村治理
我國地方政府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往往把較多精力投入當地經濟發展,基層政府的職能收縮也使得鄉村治理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此外,外來文化的沖擊、鄉土文化的斷層、農民兼業多樣化帶來的意識形態沖突等,都不同程度地對鄉村社會調解在內的鄉村治理造成負面沖擊。
女性由于善于言辭、具有親和力和靈活性等性別角色特質使其在參與溝通調解時有較好的優勢。鄉村女性由于基數龐大且在家停留時間長等原因,使得其在溝通調解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若能將這種優勢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女性村民將成為鄉村社會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解的重要組成部分。
筆者認為,發揮女性在基層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各級黨委政府應建立一套保障鄉村女性權益的機制,確保鄉村女性有效參與鄉村治理。在選舉候選人中提高女性候選人比例。打破女性晉升的“玻璃天花板”,提高中高層職位女性干部比例。村級選舉中,適當延長女性村干部參選年齡,并通過政策調整來逐步擴大村委會中女性村干部比例。同時,在對女性村干部的考核上,應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綜合評價其治村業績,根據治理績效,實時地調整女性村干部的工資待遇和其他福利待遇。
(作者為湖南省委黨校教授、圖書館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