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務業缺乏規范,一張桌子、一條凳子、一部電話、一塊牌子就能開張營業。”昨日,省婦聯向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交一份集體提案,細數我省家政行業的問題,并建議我省應盡快明確家政服務業的主管部門,制定行業標準,建立統一的服務規范和監督體系。
1000元就能辦家政公司
2008年,省婦聯與華南女子學院對福州地區的家政服務業進行調查,調查顯示,注冊登記的57家家政服務公司中,資金在50萬元以上的只有8家,最低的只有1000元。
“1000元辦一家‘家政公司’,這樣的情況太多了。”昨日,福州中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培坤告訴記者,有的人去工商部門注冊為個體工商戶,然后租一個小店面,擺一張桌子,安一部電話,招幾個人,家政公司就可以“開張”了。
“有的家政公司甚至連辦公地點都沒有。”家住鼓樓區天泉路的李女士,曾通過一家家政中介找鐘點工,當時她撥通中介的辦公電話,接電話的人邊吃飯邊說話,還傳來小孩子的哭鬧聲,根本不像是一部辦公電話。之后,通過這家中介找來的鐘點工告訴李女士,他們“公司”除了一個老板,其他就是七八名在那里登記的保姆,連辦公地點都沒有,那個所謂的辦公電話是老板的私人電話,她24小時隨身攜帶,如果有人要鐘點工,她再通過電話“遙控”保姆,然后收取提成。
九成多保姆沒有保險
去年12月,來自四川的吳大姐,通過家政公司介紹,到某小區做鐘點工。在擦客廳吊燈時,她不慎從梯子上摔了下來,摔成了腰椎壓縮性骨折。然而,東家只愿意出500元補助費,家政公司則說自己沒責任,吳大姐的醫療費沒了著落。
記者從福州家政業內了解到,目前,九成以上的保姆都沒有購買任何保險,當意外傷害事故發生時,家政公司、雇主都不愿承擔責任。福州建興家政負責人鄭先生告訴記者,家政行業沒有制定行業標準,也沒有主管部門來檢查,不給保姆買保險,已是家政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鄭先生說,家政行業目前主要都是中介式管理,家政公司只負責牽線,收取中介費,與求職人員不產生任何關系,此后的問題也自然不必負責,從這個角度看,家政公司肯定不愿繳納保費,而保姆和雇主也都抱著僥幸心理,希望能節約成本,保姆的保險也就一直不能推廣。
省婦聯的提案中說,目前我省家政服務業存在幾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監督機制不規范。而監督機制的缺失,正是因為該行業的主管部門不明確,開業審核、從業人員資格認定、經營指導與監管、違章處罰與申訴處理等,都處于“真空地帶”。
政協委員建議盡快規范家政行業
針對以上種種現象,省婦聯的委員們提出,政府應盡快明確家庭服務行業的主管部門,由該主管部門制定《家庭服務行業管理規定》及配套法規,明確家庭服務業的社會定位、社會功能、服務范圍,家庭服務公司的從業資質和社會責任,明確家庭服務公司、服務人員和消費者之間的責、權、利等。
委員們還建議,政府應投入資金,依托正規職業院校的專業師資力量,對現有家庭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家庭服務領域實行持證上崗制度,設計職業標準,抬高家庭服務業從業門檻,規范家庭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一位資深家政業人士認為,從未來的發展方向看,家政公司必將從中介式管理走向員工式管理,使保姆、鐘點工成為家政公司的員工,公司不再一次性收取中介費,而是分月收取管理費,工作期間發生的問題,也由家政公司負責協調解決,就相當于勞務派遣機構。 (海峽都市報 記者 王勛 李建芳 章微)
(責編:謝添實)
- 2009-01-11政協委員建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 2009-01-11劉衛平委員:應允許外來人員子女就地考大學
- 2009-01-11十屆省政協第九次主席會議召開
- 2009-01-11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