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中央媒體看海西
> 正文
漳州:探索鄉鎮衛生院的“強身”之道
www.shockplant.com?2009-04-07 09:30?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漳州市平和縣安厚鎮衛生院專家樓(3月21日攝)。
漳州市平和縣安厚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正在為村民做B超檢查(3月21日攝)。
健全鄉鎮醫衛體制勢在必行
漳州市鄉鎮衛生院改革源于市委、市政府的幾次專題調研。市委書記劉可清說,在調研中發現,農村殘疾人大多數為后天性殘疾,其中不少是因為得了病未及時治療,甚至沒有治療所致。目前,我國大多數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跟不上農村群眾看病需求。
鄉鎮衛生院是基層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賴林俊對此深有體會,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07年6月13日,安厚鎮的21位村民,食用有機磷農藥殘留較高的苦瓜中毒,其中5人中毒嚴重。鎮衛生院及時治療,最終中毒村民全部獲救。“如果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和綜合應急能力不夠強,還要趕到縣里進行搶救,急病不等人,這些村民必定會付出慘痛代價。”
漳州市衛生局局長李華分析,長期以來,大多數鄉鎮衛生院效益不好,又屬差額撥款體制,醫療收入不足以彌補工作人員的差額部分工資,導致留不住老人才,難以引進新人才,使得現有衛生院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技術水平低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上級部門下派專業人才到衛生院工作,這樣的業務環境也缺乏吸引力。
李華認為,要解決這些難題,滿足農民不斷增長的看病需求,各級政府必須要組織協調衛生、財政、人事等部門,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推進衛生院的改革與發展,從投入、人才、幫扶上增加鄉鎮衛生院的“造血”功能。(記者梅永存、來建強)
(責編:謝添實)
相關新聞
- 2009-03-19我省一衛生院“醫藥分家”成功試行5年
- 2009-03-16福建完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提高鄉鎮衛生院診療水平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