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縣域經濟
> 正文
涵江電子信息業逆勢突圍的背后
自主創新促產品更新升級——政府扶持信心之源
??? 以莆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中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平臺,是福建省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八大園區之一,這里擁有全球最大的計算器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TN/STN液晶顯示產業化基地。“全球60%的計算器都是在這里生產的。”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天富說。
??? 然而,去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相當大。涵江區電子信息業的外向型特征明顯,50家規模以上企業中外向型有31家,占62%。
??? 面對建區以來最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涵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冷靜應對,鼓勵企業通過調整經營戰略、強化自主創新等來規避風險。去年9月底,區里密集出臺4份政策性文件,并決定每年拿出3000萬元發展資金,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投放于電子信息行業。這樣的力度在涵江是前所未有的。今年區里又設立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每年財政安排50萬元,用于支持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和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等。
?? “面對國際電子產品市場疲軟窘境,企業只有通過技改來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才能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安特半導體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戴永崗說。這家公司去年投資2億多元從俄美引進兩條CMOS生產線,項目完全達產后年可生產6英寸集成電路芯片24萬片,創產值3億多元,公司也將成為全省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生產基地。
??? 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涵江區110多家電子企業計劃投入技改20多億元,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自主創新為主、其他企業模仿創新為輔的互動追趕式科研創新格局。當然回報也很可觀——在全區50家規模以上電子企業中,1至2月份實現正增長的有25家,其中增長50%以上有14家,增長20%以上有21家。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