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8日訊(記者 謝添實)18日,國家質檢總局在福州宣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20項政策措施支持海西建設。這是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之后,第一個出臺支持海西建設具體政策措施的中央部委。
此次《意見》是國家質檢總局在2007年出臺支持海西建設的28條措施后,再次推出20條扶持政策,進一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意見》共涵蓋了推動實施以質取勝戰略、扶持福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加強質量宏觀管理、支持閩臺產業對接、支持福建臺商投資區建設和發展、支持福建會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在推動實施以質取勝戰略方面,質檢總局支持福建擴大質量興市范圍,加大對福建企業和產品的扶優扶強力度;加強質檢機構與各有關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形成服務海西建設的合力;指導和推動福建質檢部門開展質量宏觀分析與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為福建省委、省政府宏觀經濟決策服務。
在扶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方面,質檢總局將扶持福建省的石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輕工、紡織、汽車、船舶、鋼鐵、有色金屬 等產業的調整與振興;支持福建龍頭企業更多更早獲得出口注冊,進一步擴大福建省水果、花卉和活動物的出口;支持福建省特色產品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推進莆田木材檢疫處理區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幫助落實處理區各項監測專項經費,擴大進口來源國;支持廈門進境水果集散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允許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解禁水果通過廈門口岸進口;支持福建企業和名優特產品到境外舉辦展銷活動;優先 安排和支持實驗室項目、國家資金投入、監測機構資質認定。
在口岸建設方面,質檢總局加大對福建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對擬申請立項的基建項目優先考慮。支持駐閩直屬檢驗檢疫機構與臺灣方面的溝通,加強疫情信息、口岸查驗模式等方面的交流。幫助和指導福州長樂、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和福州港江陰港區、廈門國際油輪中心創建國際衛生機場和國際衛生港口。
在區域通關方面,質檢總局進一步在政策上支持福建與中西部地區對接,推動內陸地區企業所需的大宗資源性商品從福建口岸進出口。支持和指導駐閩直屬檢驗檢疫機構探索建立新的監管模式,加快駐閩機構制定與地方電子口岸數據交換的技術規范,提高口岸通關速度。最大限度地幫扶鞋類、紡織服裝、陶瓷、電子電器、電機等大宗商品擴大出口。繼續支持福建更多的優勢企業獲得出口免驗資格。加快福建“金質工程”建設。
- 2009-02-03國家測繪局五項舉措支持海西建設
- 2009-01-1154個國家部委、中央企業支持海西發展
- 2008-12-30工商總局支持海西 再推15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