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最新動態 > 正文
泉州出臺加快建設海西戰略部署實施意見
www.shockplant.com?2009-09-14 20:36? ?來源:東南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四、加強兩岸產業合作載體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高水平建設泉州臺商投資區。按照“最開放、最優惠、最高效”的要求,抓緊推進申報的相關工作,力爭早日獲批。建立高效運作的管理體制機制,完善臺商投資區的產業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大力推進基礎

設施建設。加快臺商投資區內光電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文化產業園和企業研發中心等若干專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港口物流、保稅物流。進一步完善“區港聯動”規劃,加快推進秀涂港及港后區建設。積極爭取將泉州臺商投資區同時列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區內設置海關特殊監管區,設立泉州保稅港區,賦予土地、產業、財稅、金融等先行先試政策。支持在泉銀行全面參與臺商投資區的開發建設,探索在臺商投資區實行泉臺共同開發、運營模式。

(二)規劃建設若干個“海峽兩岸產業對接合作園區”。加快沿海經濟產業帶和臨港工業集中區規劃建設,以園區為載體,加強與臺灣科技園區的“點對點”對接,有效承接臺灣產業轉移,推動五大傳統產業整合提升和五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形成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帶和新的經濟增長極。

——石化專業園區。推進泉港“臺灣石化專區”規劃建設,重點發展合成纖維、合成塑料、合成橡膠三大合成材料,鼓勵臺商與泉州石化企業共建海西石化產業研發中心,把石化專區打造成海西對臺產業合作的新載體。大力推進泉港、泉惠石化園區建設,以福建煉化一體化、中化重油加工等項目為龍頭,帶動中下游產業發展,形成千億石化產業集群,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基地。

——光伏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洛秀光電半導體產業基地、惠安綠谷臺商高科技產業基地、鯉城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著力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與臺灣光伏產業的合作,重點發展物理法生產多晶硅、非晶硅及CIGS薄膜三大系列產品,促進產業鏈延伸、銜接、完善,努力建成我國重要的太陽能硅材料及硅基薄膜太陽能生產及應用基地。

——裝備制造業園區。依托晉江、南安“福建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基地”,統籌產業分工,重點發展紡織、石材、制鞋、食品、包裝印刷等民生產業裝備,加快發展石化、汽車配件、工程機械、航空零部件等重大技術裝備,大力引進生產數控機床、數控紡織機械等精密機械,建設海西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

——船舶園區。依托斗尾港國家級修造船基地,高起點規劃船舶裝備制造工業園區,主動承接臺灣修造船產業轉移,形成船舶配件生產基地。著力發展船舶修造及機電儀表產業鏈、船舶中間產品配套產業鏈、船舶工業配套產品產業鏈,建設海西重要的修造船集中區。

——生物醫藥園區。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泉州(永春)生物醫藥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生物制藥工程研發中心,重點發展天然植物藥物種植、開發、藥用及實驗動物應用開發、功能性食品開發、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研發,以及優勢化學藥品、醫療器械等領域,吸引國內外尤其是臺灣綜合生物醫藥項目落地永春生物醫藥園區,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鏈,建設海西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信息與軟件產業園區。加快規劃建設泉州軟件園,整合提升泉州開發區國家級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和江南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開發、通信網絡、微波電子、消費電子、動漫創意等高新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一批龍頭企業,提升微波通訊、安防電子等優勢產業的科技競爭力,著力吸引臺灣軟件服務外包轉移及臺灣地區創意設計師入駐創業,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創意產業發展,推動兩岸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對接。

在做好以上園區基礎上,支持條件成熟的縣(市、區)逐步規劃建設新的對臺產業合作園區和臺商投資基地,有效承接臺灣優勢產業和項目的轉移。

(三)整合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推進石獅臺灣紡織服裝研發中心等一批載體建設,借鑒臺灣先進技術和管理營銷經驗,做精做強傳統優勢產業鏈,著重促使研發、營銷等環節高端化,加快推進紡織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鞏固海西優勢傳統產業集群地位。鼓勵企業推進技術改造,采用新

技術、新設備,開發新材料、新產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加快運用信息技術改造企業的步伐,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深化“品牌帶動”戰略,形成以品牌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的產業聯盟,推動“泉州制造”向“泉州創造”轉變,爭創中國世界名牌。

(四)推動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建設。依托泉州臺商投資區、惠安綠谷臺商高科技產業基地、南安海峽科技生態城等載體,形成包括專項資金投入、引進臺灣風險投資基金等的多元投入體系,加快建設全國首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培訓試點示范基地”。創新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體系,在臺資企業中建設一批自主創新品牌企業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加速兩岸產業融合與發展方式轉變。

(五)建設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加快環城高速、疏港支線等物流通道和園區、專業市場建設,打造以湄洲灣南岸、泉州灣、圍頭灣等區域為主、輻射周邊、服務內地、聯結兩岸的現代物流基地。在湄洲灣南岸抓緊規劃建設連接中西部的區域物流中心,加快建設“海峽石化產品交易中心”,構建海峽兩岸石油和液體化工物流中心。在泉州灣加快發展集裝箱運輸,推進泉州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倉庫、海峽西岸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中心、秀涂、石湖港后區保稅物流等項目建設,構建海峽兩岸集裝箱中轉物流中心。在圍頭灣加快晉江圍頭保稅物流中心、南安石井水產品保稅倉庫及水頭石材保稅市場等建設,構建對臺重要大宗貨物交易與集散中心。支持“海峽兩岸產業對接園區”設立保稅倉庫,發展對臺保稅物流。加強兩岸物流業合作,大力引進臺灣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建立大陸臺資企業所需的零部件、原輔材料配送中心。推進流通業現代化步伐,加快專業市場升級改造,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鼓勵通過兼并、聯合等方式,推進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發展若干個大型化、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企業。

(六)加強泉臺現代服務業合作。發展壯大會展經濟, 推動各種對臺經貿、文化大型會展整合提升和功能拓展,努力建成海峽西岸重要會展城市、區域性會展中心。以各展覽館、各專業市場為載體,將定期的展會和日常的展銷活動相結合,鼓勵專業會展逐步實現同步舉辦網上虛擬會展,全面提升會展業發展水平。引進臺資專業服務機構和服務外包,支持臺商以獨資或控股方式,投資泉州現代服務業。鼓勵支持臺資企業在泉設立研發中心、營運中心、采購中心等,爭取在創意、會計、信托、醫療、信息服務、管理咨詢等領域的專業資格認證和機構入駐方面實現率先突破。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大力引進臺灣數字內容產業、軟件設計業,加強網絡資源整合,加快信息技術服務推廣應用。

(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優質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推進6類14種特色農產品生產的基地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設。抓好茶葉、水產品、果蔬、花卉、食用菌五大優勢產業區域和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壯大一批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真實施《海峽兩岸(泉州)農業合作試驗區規劃》,繼續辦好泉臺農業合作項目洽談會,組織參加海峽兩岸茶博會、花博會,建設海峽兩岸(安溪)茶業合作示范區等一批泉臺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區,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創辦臺灣農民創業園、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區,扶持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休閑產業,支持臺灣農民來泉投資農業開發。建設泉州臺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中心,積極爭取將泉州口岸列為入境植物種苗指定口岸,擴大泉臺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農產品貿易、漁工勞務、農產品加工、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強泉臺林業交流合作,積極實施閩臺(泉州)木麻黃等海岸防護林優良種質資源收集繁育基礎建設項目。加強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擴大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泉臺農產品加工合作區。鼓勵臺商以合資、合作、獨資、承包、租賃、參股、收購等方式投資農業領域。以南安石井閩臺農產品市場為基礎,加強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設,辦好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打造兩岸農產品貿易的區域物流集散中心。

(八)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合理布局臨港工業,積極穩妥推進填海造地工作。加快發展海洋漁業,以深滬、祥芝、崇武3個國家級中心漁港為主,發展優勢捕撈業。推廣名優新品種和生態養殖模式,建設生態型海水養殖和海水產品加工基地。爭取在晉江、石獅設立泉臺漁業加工合作示范區,在惠安大港灣設立臺灣漁民生態養殖創業園。積極推進泉臺漁工勞務及漁業合作,建立崇武漁工勞務派遣基地。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閩臺水產品交易市場。大力引進先進技術,發展海洋藥品與生物制品、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精細化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強現代航運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推動兩岸航運人才培訓合作,發展海員勞務產業。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日本黄a级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AV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