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戲
俗稱“福建亂彈”。流行于閩東壽寧、福安等地的稱 “下北路”,流行于閩北地區的稱“上北路”。北路戲來自“北路”,閩北的北路戲是江西,閩東的北路戲是浙江,它與“溫州亂彈”有著血緣關系。“亂彈”傳到閩東北,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北路戲的音樂雖然不像昆曲那樣委婉典雅,但它奔放中帶抒情,粗壯里有細膩,節奏多變,旋律起伏大,曲調跳路活潑,奔放有力,并保留有后臺幫腔的原始風格。北路戲的傳統劇目比較豐富,相傳過去經常演出的有105個。其中代表性的有“五緣”、“六配”、“九閣”、 “十三帶”等,以及水滸、包公、薛仁貴等題材的歷史劇。1963年創作了現代戲《張高謙》,參加省三屆戲曲現代戲會演獲獎,并被其地劇種移植。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