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置縣于清乾隆四年(即公元1739年),1995年12月撤縣設市,全市陸地面積152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60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共有250個村、29個居委會,人口57萬。福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福建省最北端,距福州230公里,北鄰浙江溫州84公里,與臺灣一衣帶水,到基隆港僅142海里,沈海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縱貫全境,天然深水避風港沙埕港可建造數座10萬噸級泊位碼頭,目前已申報國家一類口岸。
在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太姥山,融山海川島和人文景觀于一體,被譽為“海上仙都”;東方奇石“福鼎黑”、世界奇果“四季柚”、中國名芋“福鼎芋”、茗中極品“福鼎白茶”名聞遐邇;廣闊海域、灘涂以盛產大黃魚、青蟹、石斑魚、彈涂魚等珍貴海產品著稱,是福建省十大水產生產重點縣(市)之一。
近年來,特別是海西戰略實施以來,福鼎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和寧德市實施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對接浙南及長三角的前沿優勢,按照“當先鋒、謀對接、求先行”的要求,始終堅持 “工業立市”,以回歸、承接戰略為抓手,認真實施項目帶動、品牌帶動、創新帶動、服務帶動和城鄉一體化戰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社會進入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2008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5.90億元,增長16.8%,三次產業比重為16.6∶43.9∶3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61億元,增長21.7%;財政總收入5.39億元,增長32.7%,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38億元,增長3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87億元,增長1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4元,增長21.2%,農民人均純收入4763元,增長18.9%。
|